近期,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过程中,广东省博罗县举行了一场“穿透式调研”,各级干部走村入户,发放问卷过10万份,座谈交流过千场,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4233条。接着,博罗县开展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4233工程”,从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小事”开始,将当地的实践中心和实践站变成了群众欢迎的思想文化阵地。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打开群众思想之门的“金钥匙”,那么常态化做好群众工作就是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金钥匙”。要让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就要从群众的切身关注入手,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中成风化俗,在攻克社会生活的顽疾中以文化人。
只有办好群众的事,才能带好群众的路。重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保障。从乡村里的无害化公厕,到城镇里的四点半课堂;从山东龙口大槐树下的防疫宣讲员,到北京郊县里的“村民说事儿”,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蓬勃生机有力证明,要打通群众心理、学理、道理上的“最后一公里”,就必须将理论传播和惠民服务相结合。只有让群众感到理论真正解渴、管用,才能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况认同。
常态化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就意味着群众需要什么,实践工作就得提供什么;群众在哪里,实践活动就得延伸到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关键在“新”,落脚在“实”。从群众家里的喜事、难事、急事,到田间街头的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做到“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就一定能实现“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