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巡场镇三合村——
村里有产业,生活有奔头
本报记者 漆世平

村民在千亩贵妃枣种植基地修枝

三合·万物生微田园内种植的蔬菜

    7月31日一大早,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巡场镇三合村2社的王开娥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收拾停当后便沿着水泥铺就的乡村公

路来到了龙茶花海自然风景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以前我们村处处是荒山,不便于耕种,每年种粮食带来的收入只有几千元,现在家庭增收的机会多了,我们家也在去年

脱了贫。”几年前,王开娥和村里许许多多的普通农户一样在家从事农活,一年下来,收入较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她

通过珙县巡场镇三合村劳务股份合作社的介绍,来到龙茶花海食堂工作,每个月都能为家庭增收三四千元,加上流转土地的分

红,一家六口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

    三合村紧邻珙县县城,曾经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说起三合村曾经的模样,三合村第一书记李杨颇为感慨:“曾经的三

合村富含煤矿资源,但长期的煤矿开采形成了煤矿采空区,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在煤矿转型改革关停后,98%的

村民又都陆陆续续地搬迁到各地分散居住,造成土地荒废,严重制约着全村经济的发展,三合村因此成为省级贫困村,全村

1367户5168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39户495人。”

    面对这样的困境,如何恢复生态,让村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日子,成为三合村村两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三合村陆续关停了所有的煤矿企业,启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并借着珙县全域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两山”之路实

践核心示范区项目的契机,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从省级贫困村蜕变成一个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的乡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生态绿色的脱贫致富之路。

    “把荒山变成青山,在青山上发展出致富产业。”2014年以来,三合村在成都海关、宜宾市委编办和珙县国土资源局的帮

扶下,在曾经的煤矿采空区种上了贵妃枣。据李杨介绍,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全村的贵妃枣种植面积达一千余亩。

    “今年贵妃枣已经挂果了,预计9月成熟时产量能达三千斤左右,所得收益将按村民的股份进行分红”。李杨说道。

    除了千亩贵妃枣种植基地外,三合村还在山上打造了以精品茶花景观为载体、以茶花艺术为特色的人工茶花基地——龙茶

花海自然风景区,在山下打造了以惬意桃源生活为蓝本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三合·万物生微田园”,建设了具备吃、住

、行、游、购、娱各类设施和服务的花海农庄,以及工业记忆博物馆等特色景点。

    今年3月,三合村还成为了宜宾市首个“三变改革、五大合作”试点村。“‘三变改革’即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五大合作’即组建资产、土地、劳务、置业、旅游五大股份合作社。这一积极探索,对于盘活农村资源,增加

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有重要意义。”李杨说道。

    如今在三合村,有许多像王开娥一样的村民,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珙县巡场镇三合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为了股民,每年

按股分红获利。一些村民还通过珙县巡场镇三合村劳务股份合作社介绍,或外出务工,或留在村里的种植养殖基地、旅游景区

务工,家庭增收了,生活也有了奔头。

三合村工业记忆博物馆

美丽的三合村

当前:2版(2020年08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