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移风易俗融入农村生活
——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多举措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通宣

    于家务回族乡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南部,总面积65.36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1个社区,常住人口3.8万人,流动人口1.1万人。近年来,于家务乡党委和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

    移风易俗融入村规民约

    该乡成立了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于家务回族乡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全乡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召开全乡移风易俗工作大会,在全乡23个村全面、规范地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制定了全乡移风易俗白事“五不标准”、红事“三不标准”,各村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确定适合本村的红白事办理上限标准,并成立本村民俗理事会,明确相关奖惩标准。按照规定,农户签署移风易俗承诺书后,经村委会审核通过,在村内公示期满后,上交乡社会事务管理科。对遵守白事“五不标准”、红事“三不标准”的村民家庭,乡政府一次性给予经济奖励;对于存在违反标准、带头大操大办等行为的党员、机关工作人员、村两委及其直系亲属,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在全乡通告;对“红白理事会”作用发挥不好、出现违反标准现象的村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各类评先争优的评选资格。

    此外,该乡还打造了南三间房村移风易俗精品村,采取成立民俗事务理事会、制定《南三间房村移风易俗理事会制度》、设立移风易俗文化街、修建民俗事务服务大厅等形式,形成了具有本村特色、乡域特点的移风易俗工作模式,带动乡域内其它村庄更好地开展移风易俗工作。

    移风易俗融入宣传内容

    该乡在全乡村内主次干道、宣传栏、墙体展板等显著位置,广泛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讲文明 树新风”等内容的公益广告。利用报纸、广播喇叭、宣传车、入户宣传、张贴标语海报、致全乡村(居)民的公开信、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群众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行为,自觉践行文明新风尚。利用全乡在机关、各村、企业、学校已建成的27个道德讲堂,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为移风易俗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移风易俗融入文化活动

    为有效传播移风易俗观念、树立良好风尚,该乡以“移风易俗”为主题,开展歌咏比赛;组织乡党委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开展“移风易俗健步走”活动;举行“移风易俗我争先”宣誓活动,通过签名的方式号召机关干部带头响应移风易俗工作。开展“金秋庆金婚”“我为爸妈做道菜”等活动,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邀请著名书法家来村,为村民送春联、书写家训家规。组织乡“星火工程”演出队进行村级义演,开展“百姓大舞台”“文化大篷车下村来”“乡村周末电影院”等活动,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文明素养。

    移风易俗融入家风家训

    在全乡范围内开展“追寻家训家规 呼唤良好家风”主题活动,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党委统筹、支部推进、党员带头、乡贤垂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深入推进家风文化建设。各村党支部成立家风家训提炼工作小组,上门与村民交流,帮助其提炼整理家风家训家规。全乡共提炼整理家风家训家规9000余户,实现了家风家训全覆盖。

    同时,开展家风家训“四进”活动:一是家风家训进厅堂。将各家的家风家训制成牌匾等,悬挂于客厅,鼓励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二是道德榜样进街巷。将各村榜样人物的家风家训在村内主街两侧进行展示。三是仇庄《家道》进校园。于家务乡仇庄村《家道》三字经是专家学者和村民的集体创作成果,该乡幼儿园、小学围绕《家道》三字经,开展诵读、歌咏、家风故事演讲竞赛等活动,教育效果良好。四是乡贤进讲堂。邀请各村乡贤走进道德讲堂,大力倡导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巩固移风易俗工作成果。

当前:B2(2020年08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