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位于四川北部,毗邻陕西、甘肃两省,幅员面积1.63万平方公里,素有“蜀道咽喉、川北门户”之称。作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川陕革命老区,2013年底,广元市有贫困村739个、贫困人口34.82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4.6%,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最根本的是要让贫困群众从思想上树立脱贫的信念,积极主动、不断进取,用坚定的行动持续追寻美好生活。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扶贫扶志扶智下足“绣花功夫”,积极探索实践,通过推进文明新风积分激励机制等举措,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促进了自治和德治有效衔接,实现了自治、法治、德治融会贯通,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
●关键词:嬗变
文明新风积分助力精神脱贫
广元市昭化区柳桥乡普子村3社的朱德军从“懒汉”蜕变为3社社长这事,可以说是普子村村民最津津乐道的故事了。
朱德军家脱贫,这件事要是在以前说,普子村没人会相信。朱德军家里有5口人,由于子女身体残疾,他自己年纪也大了,觉得没啥盼头,干脆浑浑噩噩混日子。2014年,昭化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51人,朱德军家成为建卡贫困户,享受到了帮扶政策,他和妻子都被纳入了医疗救助,一家人还住上了新房子。本以为生活环境的改善能让朱德军的想法有所转变,可他依然整日无所事事,他说:“反正祖祖辈辈都穷,穷习惯了,这辈子怕是翻不了身了。”
当年有着朱德军这样思想的贫困群众不在少数,由于长期贫困,一些贫困群众自暴自弃、不求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如何让这些贫困群众物质、精神双脱贫,成为摆在广元市脱贫攻坚路上的一道难题。广元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对此高度重视,把破解农村群众精神贫困难题作为重要课题,积极引领各个县区探索农村群众精神脱贫的出路。
随着广元市扶贫扶志扶智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昭化区也打响了“精神脱贫战”,计划借此机会彻底扭转全区贫困“懒汉”的思想。2016年,昭化区创新开展了“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脱贫奔小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2017年,在21个重点村试点开展家庭道德积分评定活动,具体办法是通过申报、评定、兑换三个环节,修订村规民约,完善道德评分机制,建立道德超市,开展道德积分评定并实现积分兑换生产生活物资。
一开始,朱德军没把评比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自然得分低、成绩差,次数多了,乡上、村上组织了6名党员干部到他家帮着整理内务。此外,村里还让朱德军作为“文明创建”小组成员,跟着评比小组挨家挨户地检查评比。这下,让朱德军感觉“自己有点害臊了”。
此后,朱德军带领全家行动起来,不仅脱贫致富劲头十足,每天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主动清扫公路,帮邻里排忧解难。“脱贫不是目标,致富奔康才是我们想要的。”朱德军说。如今,他主动放弃享受低保,信心满满地以身作则,带领社里的乡亲们致富。
●关键词:探索
群众唱主角 文明实践育新风
“经过深入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农村‘等靠要、脏乱差、粗俗邪’是最大的顽疾,只有精神文明建设不缺位,才能真正走好脱贫致富路。”广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王英荣告诉记者。
昭化区的先进经验引起了广元市政府的关注,在进行一番深入调研后,2017年3月,广元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在《脱贫奔康“六化”行动之新风培育常态化实施方案》中首次提出了全市农村道德激励机制的雏形,并选取了6个村进行试点推进。同年6月,广元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联合下发《广元市建立完善农村道德积分激励机制实施方案》,正式推出以“十个好”评比、“十颗星”量化、“10%集体经济”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道德激励机制,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随后,农村道德积分激励机制更名为文明新风积分激励机制。
“推行文明新风积分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套量化积分、表扬激励的办法,把无形的道德力量转化为有形的发展动力,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有效链接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王英荣表示。
文明新风积分激励机制的重点在于让群众唱主角,广元市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有机统一,在广泛征求基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环境卫生好、自强发展好等“十个好”指导意见。然后各县区本着“力求实效、易于操作”的原则,对“十个好”进行细化(部分县区调整为“五个好”),最后再由各村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什么陋习严重就针对什么”的原则,由村民“一事一议”制定村民日常行为积分细则。在深度贫困村苍溪县龙王镇九龙村,为重点解决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因病返贫问题,村民一致决定在评比标准中强调“卫生习惯好”;而昭化区丁家乡断桥村,则是在评比中提出了“关心集体好”,来重点解决群众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开会、学习人不齐等问题。
有了评比标准后,各村以组为单位组建积分评议小组,聘请公道正派、威信较高的村组干部、党员、老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等担任评议员。对照评比标准,定期对农户日常行为表现进行交叉评比检查。依据检查结果,每季度按照“一星一分”积分并及时在村委会公示栏、村民微信群进行公示。季度评比结果计入文明新风积分总台账,年度积分作为评优奖励重要依据。
调动群众积攒文明新风积分的积极性,广元市各县区都有自己的小方法:昭化区财政按照每年每村3000-8000元投入,辅以每村集体经济收益10%配套,建设道德超市194个,用于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苍溪县可用积分优先竞争村里的公益性岗位;青川县在各村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积分可用于兑换农忙时期的志愿服务……广元市重视积分结果运用,构建农村集体经济与文明新风积分活动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采取村民“一事一议”或经济组织股东会议等办法建章立制,明确从村经济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及公共运行经费等形式的集体经济收入中,提取10%的资金设立道德激励专项基金,用于活动持续开展或对积分较高的家庭的帮扶、激励等,形成精神、物质“双奖励”的常态机制。近三年,全市累计评选星级文明户8万余户,建设道德超市600余个,集体经济共拿出520万元激励积分群众,大大调动和增强了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自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20个村建有文明新风积分激励机制,占全市行政村总量的71%;642个贫困村建有文明新风积分激励机制,占全市贫困村数量的87%。
●关键词:升华
走出一条长效扶贫路
夏日的太阳明亮而灼热,在广元市剑阁县东宝镇,村民们正在果园里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将李子摘下装好,准备销往各地。如今,东宝镇村民拧成一股绳,积极致富的拼劲,正是该镇不断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文明新风积分激励机制的成果。
2018年,东宝镇进行了第二届“十星户”评选,但村民中却出现了“也就这会儿热闹一下”的声音,东宝镇党委、政府立刻意识到,要让精神文明力量更长效地扎根在每个村民心里,需要让文明新风积分激励机制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2019年1月,东宝镇红黑榜激励机制正式运行,东宝镇的红黑榜一个季度一评比。各村设置民情统计员,负责做好全村家庭道德规范日常行为情况的统计及上报。村级建立红黄黑榜,按照季度积分排名比例进行公示曝光;镇级建立红黑榜,每季度各村道德积分的前十名和后十名在镇光荣榜和曝光台公示。红黑榜让东宝镇乡风文明建设更有力度。
与东宝镇相同,昭化区也在不断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文明新风积分激励机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昭化区通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把常态化开展的公民道德积分与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相结合,对全区群众进行了全方位、地毯式排查,通过增加或扣减道德积分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
为保障文明新风积分激励机制的推进和长效发展,广元市下足了苦功夫。广元市将文明新风积分激励机制写入全市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并纳入宣传思想年度目标考核。把文明新风积分纳入到脱贫攻坚督查和《广元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之中。2020年,在《脱贫攻坚收官战“7+1”作战方案》中明确将其作为扶贫扶志重要举措加以推进。另一方面,多次召开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到贫困村开展专题蹲点调研50余次,开展日常督查、暗访20余次,以发现和解决各县区积分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推进情况,每年评选表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区。此外,广元市积极强化理论研究,形成理论文章14篇,《内生动力在广元脱贫攻坚中的引擎作用研究》入选广元蓝皮书立项课题,得到社科专家的充分肯定。
今年6月,广元市脱贫攻坚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元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实施文明新风积分制度的通知》,进一步明晰评比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结果运用,并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通过持续深入实施文明新风积分制度,不断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和乡风文明水平,为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动能和保障。
接下来,广元市力争在2020年底,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文明新风积分制度覆盖率及农户参与率均达到100%。当文明新风吹遍整个广元市时,幸福之花自然也会遍地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