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精细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
——四川省阆中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本报记者 漆世平

黄马甲文明劝导员在劝导电动摩托车驾驶员按交通规则行驶

规范整治通信线路后的安居小区

改造提升后干净整洁的第二集贸市场

 

    近年来,四川省阆中市在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过程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需求,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管理,把利民、为民、惠民要求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使88万余名城乡居民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随着阆中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批建设年代较早的老旧小区管线老化、设备年久失修、道路破损、乱搭乱建、停车位不足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何改善老旧小区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满足群众的期盼,是摆在阆中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

    2014年,阆中市委、市政府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确定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6年来不遗余力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并尽可能地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各类管线改造、配套设施完善、小区绿化、文体健身等同步推进,切实为居民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过去,小区内违法乱拉各类通信线,杂乱不说还很危险,进行规范整治后,不仅排除了安全隐患,小区环境也变得整洁、舒适了。”保宁街道观音寺社区安居小区居民赵晓燕告诉记者,之前杂乱无章的通信线就像蜘蛛网一样,现在被捆扎在一起后,再抬头仰望天空时,再也没有横七竖八的线路阻挡视线了。

    2017年,在阆中市商经局的监督下,阆中市电信分公司对小区内的通信线路进行了规范整治,对废旧线路进行了处理,将正常使用的线路进行捆扎。同时,在相关部门单位的统筹协调下,安居小区还对地下污水管网、安防、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对健身设施、停车场所、非机动车充电设施等配套设施进行了建设或改造。

    如今的安居小区,车辆停放井然有序,通信线路安全规范,物业管理科学有序,道路平整干净,绿化环境优美,各楼栋单元入口处张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内容的公益广告和温馨提示语醒目美观。“现在小区的环境太好了,安全有保障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我们有空都喜欢下楼转转,聊天健身两不误,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了。”赵晓燕赞不绝口地说道。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近年来,阆中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秉承“为民务实”的理念,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先后对503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提升,着力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持续优化城市生活环境,为老旧小区的居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破解交通难题有妙招

    8月12日10点30分,当记者在嘉陵江二桥北头见到身穿黄马甲的文明劝导员杨文军时,他正在认真地引导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电动摩托车驾驶员按正确道路行驶:“师傅,请直行,这里不能左转,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作为驾校学员的杨文军,按照阆中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关于交通违法者和机动车新学驾驶人参与“换位体验”文明劝导工作的相关要求,需要在参加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之前,参与“换位体验”文明劝导活动3个小时。

    据阆中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办公室工作人员赵万东介绍,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让驾驶员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提升驾驶员的交通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自今年3月起,阆中市所有交通违法者,除接受相应处罚外,还需参与“换位体验”文明劝导活动2小时,所有机动车新学驾驶人在参加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之前,需参与“换位体验”文明劝导活动3个小时。在现场民警的指导下,交通违法者和机动车新学驾驶人在路口站岗执勤,对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以及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引导广大市民遵守交通规则,自觉培养良好的文明交通习惯。

    “通过参加‘换位体验’,我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认识更深刻了,也更加懂得了文明驾驶、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杨文军说道。

    据了解,交通违法者和机动车新学驾驶人参与“换位体验”文明劝导活动是阆中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为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强交通秩序科学管控长效机制而进行的一次积极探索。截至8月12日,已有400余名交通违法者、1000余名机动车新学驾驶人参与活动。

    交通是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阆中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针对群众反映的城市交通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既人性化引导,加强宣传教育,又强制性惩戒,设立曝光台,严格实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交通违法行为曝光和抄告制度。“通过宣传引导和规范整治,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明显增强,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城市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正在逐渐形成。”赵万东说道。

   农贸市场里收获幸福感

    农贸市场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与市民的“菜篮子”息息相关。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今年4月,阆中市委、市政府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对辖区内的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位于阆中市城区中心古莲池横街的第二集贸市场被纳入首批农贸市场改造项目。

    8月12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改造完成后的第二集贸市场,这个建于1982年的集贸市场,从刚开始的两米宽的露天菜市场发展到如今的2800余平方米,内设有蔬菜区、熟食区、干杂区、自产自销区等区域,是周边近5万居民的“菜篮子”。

    “老板,削两斤冬瓜嘛”“老板,来两颗大白菜”……循声望去,一个干净整洁的摊位前挤满了前来买菜的市民,摊位商贩侯丽华正热情地招呼着。今年51岁的侯丽华和丈夫李定山在这个市场卖了23年菜了,说起市场改造前的模样,侯丽华打开了话匣子:“改造前的第二集贸市场基础设施老旧,垃圾随意乱扔,杀鸡宰鱼的污水臭气熏天,遮阳棚遮阳效果也不好,遇上下雨天还漏雨……”

    针对这些问题,阆中市监局等单位组织专员进行现场办公,于5月1日起对该市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将原本坑洼的地面进行了硬化并铺上了瓷砖,摊位按标准进行施工,公厕按国家二级标准进行改造,给遮阳棚装上了隔热层,还完善了市场卫生制度、消防管理制度、投诉处理机制等。”阆中市监局信用监督管理股股长蔡兴勇介绍道。

    “改造提升后,设施更完善了,摊位水电全通,市场分区明确,卫生条件大大改善。”最让侯丽华高兴的是,市场环境好了之后,前来买菜的顾客也更多了,每天上午不到11点,自家摊位上的蔬菜就卖光了。

    对于市场改造提升后的变化,正在侯丽华的摊位前选购蔬菜的王女士也深有感触:“市场明亮舒适了,商贩服务态度更好了,菜品干净又新鲜,真是买菜也能买出幸福感!”截至目前,阆中市已有13个农贸市场完成了全面升级改造。

    此外,为提升市场信誉度,阆中市监局还制定了《市场经营者规范及退场细则》,实行“摊位三包”,在农贸市场设置“红黑榜”,从质量安全、文明诚信、环境卫生、服务态度等方面综合考评市场内经营单位,评出“最美摊位”“最差摊位”,每周定期上榜向消费者公示,通过信用监管鼓励各市场经营者争先创优,为市民和商贩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经营和消费环境。

当前:A2(2020年08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