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茜草街道匠心社区 “以匠为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本报记者 漆世平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茜草街道匠心社区成立于2018年1月,是茜草棚户区改造安置社区。近年来,社区党委坚持“以匠为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留住三长记忆、弘扬三线精神、传承匠心文化”的生活家园和精神高地,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市级党员教育基地”。

    去年3月,匠心社区按照有标识标牌、有活动场所、有队伍、有项目菜单、有制度机制的五有要求,建成集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匠心文化传承馆、党建服务中心、银发课堂等功能室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年多以来,实践站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和群众需要,围绕“怀匠心、践匠行、炼匠品、铸匠魂”,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承三线精神,为辖区党员干部和群众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搭建平台

    推动文明实践融入生活

    “‘三线’建设是我国战略发展的重大调整,堪称我国工业布局的一次大迁徙。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量来自北京、上海、抚顺等工业基地的建设者不远千里,安营扎寨茜草坝,在长江边建起了‘长三厂’,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8月初的一天,67岁的三线精神宣讲志愿者唐建国在匠心文化传承馆耐心地为来馆参观的社区居民讲述“三线”建设者的故事。

    匠心文化传承馆是匠心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匠心缘起、匠心辉煌、匠心传承、匠心新时代4个篇章,重现三线建设的艰难曲折和丰功伟绩。

    在打造匠心文化传承馆的同时,匠心社区还结合实际,围绕聚情爱家、聚力建家、聚心和家、聚智兴家“四聚四家”主题,深化打造了银发课堂、青年学堂、工会之家、劳模之家和爱心妈咪屋等宣传教育活动平台,并联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开辟“匠人时光”等室内外活动场所12个,设置宣传阵地200余个,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整合资源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陪你走过这长路漫漫,孤单时有我陪在你身边,落泪时一起把心酸擦干……”8月4日14时30分,悠扬的歌声从匠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的职工之家传出,66岁的退休居民邓元蓉与匠心艺术团的队员们正在练习江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题曲《爱之愿》。

    “退休以前我就对书法特别感兴趣,恰好社区今年开设了书法班,我便来报了名。”63岁的社区居民杨丽君近期在银发课堂跟着其他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她告诉记者,通过半年的书法学习,她不仅掌握了书法创作的一些基本要领,还认识了许多社区里的朋友,生活比以前充实、快乐了。

    “百姓所需就是工作所向,各年龄段的居民在这里都能各取所需。”匠心社区党委书记张雪琴告诉记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后,社区整合辖区资源,组织社区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文化节目,让广大居民在文化熏陶中提升自身素养。同时,社区还组织开展了系列宣传文化活动,持续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

    创新管理

    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62岁的匠心社区居民尹克敏是一名老党员,已经退休两年的他,主动当起了“银龄先锋”,在教社区里的老人们学习摄影技巧的同时,还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银龄先锋”是匠心社区结合实际创新基层管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匠心社区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实际,积极开展“银龄先锋”“乡愁党建”活动,推动社区党建网格和治理网格“双网融合”,动员300余名老龄党员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打通服务社区居民的“最后一米”,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与此同时,匠心社区还通过联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盟。现已形成了年初计划、每季调整、月月评估的联席会议制度,凝聚了辖区单位和群体,整合了辖区资源,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让文明新风浸润百姓生活。

 

当前:B1(2020年08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