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田埂 望见小康
王露

    “以前我们家每天的早餐午餐基本上都是土豆和馍馍,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吃肉;现在天天都‘过节日’,想吃肉就去买,土豆也已经成配菜了。”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卡阳村,村民张万虎家中的一日三餐悄然发生着变化。

    近年来,西宁市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减贫标准,全面实现330个贫困村退出,64337人净脱贫,湟中、大通、湟源3个区(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绝对贫困“清零”。

    张万虎的扶贫农家乐

    卡阳村有距离西宁市最近的原始林区和高山牧场。过去,这里由于交通闭塞,没有增收产业、经济发展落后,全村265户中,贫困户达44户共131人,被列入青海省省定贫困村。

    就在五年前,张万虎一家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一家老小全指着张万虎一人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我没什么文化和技能,在外面打零工一年到头都赚不到一万元钱,父母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困难。”张万虎回忆道。转而他咧嘴笑着说:“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一年至少能赚到三万元钱,日子好过了!”

    张万虎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拐点,是从2015年卡阳村第一书记鲍武章到任后开始的。

    鲍武章是青海省唯一一个从民营企业被选派到扶贫村的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卡阳村走出了一条景区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特色路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并形成了“企业家+驻村干部+村党支部+农户”的党建扶贫模式,成为青海省脱贫攻坚的典范。

    眼看着村里铺上了公路,通上了自来水,处处种满花草树木。张万虎在鲍书记和村“两委”的建议下,办起了卡阳村的第一家农家乐,率先脱了贫。

    卡阳村党支部书记祁生海介绍,在乡趣卡阳景区的建设过程中,卡阳村“两委”通过精准帮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等,帮助全村40多家农户办起了农家乐。同时为村民提供景区内护林员、导游、服务员等工作岗位,带动全村260人就业。如今,不仅一举摘掉了“穷帽子”,还捧回了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金牌子”。

    在村民“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卡阳村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通过移风易俗行动、幸福食堂工程、励志爱心超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鲍武章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当前卡阳村部分村民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巩固脱贫成果的难度很大。下一步卡阳村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百姓站在田埂上就能望见未来。”

    汪昌祥的志愿服务队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西宁,有一支活跃在全省各个贫困山区的爱心志愿服务队,累计为600多名学生募捐物资330余万元,让阳光照进孩子们的心灵。

    这支队伍直接以“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汪昌祥的名字命名。

    今年66岁的汪昌祥是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泥麻隆村的一名退休教师。他投身山区乡村教育事业40年。1991年,汪昌祥被诊断出身患癌症,在经过手术治疗后,他回到了村里的三尺讲台,点燃大山深处最明亮的烛光。

    “那会儿我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爱人出车祸住院治疗,自己又查出了癌症,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给我募捐了1700元帮助我渡过难关。从那以后我就想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为村里的孩子多做点事情。”这1700元就是汪昌祥扶困助学公益之路的开端。

    汪昌祥组织的第一次公益活动是爱心手拉手,他带着村里的孩子到城里去增长见识,又邀请城里的孩子和老师到乡村来分享见闻。2014年,汪昌祥退休后,成为了一名注册志愿者。他每天乘坐公交车奔波于城乡街道和边远山区,深入调查收集贫困学生资料,再跑资助单位争取一笔笔善款,通过牵线搭桥促成结对,串联起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扶困助学的爱心志愿服务队伍中。

    2015年,汪昌祥爱心志愿服务队正式登记注册成立,现在,这支队伍已经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120人,其中包括社区干部职工、教师学生、工商界人士和社会爱心人士等。“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被汪老的事迹所感动,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习和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志愿服务队队长甘成龙说。

    近年来,志愿服务队还成立了文艺分队,通过自编自演舞蹈、快板、小品等形式,为贫困山村的百姓宣讲党的政策。

    今年63岁的魏生就是百姓宣讲团的骨干成员,他组织曲艺爱好者将党的政策、法律知识等融入到快板中,由他们自创自演的《尕布龙精神万代传》《十九大精神放光芒》等曲艺作品在群众中影响广泛。

    2019年,魏生获评第四届西宁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在颁奖仪式上,他从汪昌祥手中接过了荣誉证书,同时也接过了以志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的爱心接力棒。魏生说:“现在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精神也需要同步富起来。我们这群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就希望能够发挥余热,为决战脱贫攻坚作点贡献。”

    格桑花开小康路

    在西宁市的一家名为“格桑花”的传统木雕工艺扶贫车间里,贫困户张春梅正在认真地对木柜进行初胚打磨。“初胚打磨是木雕工艺制作16道工序中最容易学习和上手的,所以扶贫车间里的工人主要是做这道工序。”企业负责人沈经理说。

    近年来,这家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以“企业+农户”的扶贫开发模式,通过资产收益、技能培训、用工就业等方式带动2087户贫困户增收,让老百姓不出远门,就可以挣到一份“还不错”的工资。

    家住湟中区鲁沙尔镇的张春梅正是受益人之一。今年47岁的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之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今年,张春梅经过20多天的技能培训后,很快掌握了木雕打磨要领。如今,像柜子这样的大物件,张春梅一天能够完成两件。“现在工资每个月到手不低于3000元钱,工作时间也稳定,午间还能休息上两个小时,既能方便照顾孩子,收入又有了增加,心理压力小了,舒服了很多。”张春梅笑着说。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眼下,卡阳村的景区正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色,张万虎和妻子又研发了令人垂涎的新菜品;汪昌祥爱心志愿服务队资助的多名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鲁沙尔镇的脱贫户张春梅正在扶贫车间继续奋斗着……百姓甜蜜蜜的日子和沉甸甸的幸福,成为西宁脱贫攻坚战的最好记录。

卡阳村景区空气清新,风光迷人

张万虎曾经是卡阳村有名的贫困户,如今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成为脱贫光荣户

汪昌祥爱心志愿服务队爱心捐赠活动

当前:1版(2020年09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