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爱国情怀 砥砺强国之志
——各地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扫描
本报记者 胡桂芳

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的孩子们装扮成粮食宝贝跳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全社会把广大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深入持久地在广大青少年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 创新载体,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鲜活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勿忘国耻 警钟长鸣”“吾辈当自强”……近日,乘坐河南郑州203路的乘客经常能碰上一辆车内贴有爱国主义教育漫画和字画的公交车。

    在车厢里张贴爱国主义教育漫画和字画的创意来自郑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一公司一车队203路车长虎萍。她告诉记者,203路公交车沿途经过四五个中小学,中小学生乘客较多,为了让孩子们上下学坐车时也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她和14岁的女儿用2个晚上创作了5幅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的主题漫画和4幅字画,于9月9日张贴在车内,将公交车打造成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

    “同学们好,我是一名公交车长,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抗战历史。大家要认真听哦,我讲完后会提问几个小问题,回答正确的,我会给大家发放小奖品……”虎萍告诉记者,十多天来,除了用主题漫画和字画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外,她还利用休班时间给孩子们讲抗战历史。她自费购买了橡皮、削笔刀等小奖品发放给回答正确的孩子,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听讲的积极性。

    郑州203路爱国主义主题车厢只是全国各地创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鲜活案例。近年来,全国多地充分利用伟人故居、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基地,向青少年讲好爱国主义故事。同时,许多学校也组织青少年参观自然人文景观、重大工程、高新技术项目,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参观活动之中,让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壮丽之美,感受科技兴邦的磅礴力量,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 与时俱进,深挖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元素

    新时代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制作节俭主题小书签、描绘百米农耕图、扮演粮食宝贝、签订节约承诺书、校园广播宣传勤俭节约……8月31日上午,一场富有创意的“开学季 节约行”活动在安徽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火热进行。孩子们装扮成玉米、辣椒、稻谷、茄子等粮食宝贝跳起了舞蹈;高年级的学生将亲手制作的节俭主题小书签郑重地送给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向他们讲解节约的含义和节约小妙招,大家一起从细节做起学习勤俭节约。

    在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无数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不计报酬,奋勇“逆行”,他们是爱国主义的生动诠释者和践行者,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行动,正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江西新干县组织战“疫”英雄走进4所学校,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四川汉源富林镇第一小学则举行了一场以“抗疫英雄进校园,爱国主义励师生”为主题的活动,汉源援鄂医疗队员、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龙秋给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抗疫故事,激励大家努力掌握过硬本领,在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勇担使命责任。

    ◎ 多管齐下,深入、持久、生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全新的战略谋划,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

    8月26日,全国妇联启动了“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时代”主题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讲好中国巾帼抗疫故事、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推进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主题环节,在妇女儿童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实施方案》,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等10个方面列出重点任务,推动爱国主义成为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不仅如此,近期,全国各地紧密结合“开学第一课”,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安徽合肥市各中小学校通过举办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学习抗疫、抗洪英雄事迹等形式,上好疫情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重要一课;天津市大中小学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全市学生讲好“开学第一课”;山东多地学校在复学后第一时间向中小学生普及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共卫生知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持久、生动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

 

当前:1版(2020年09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