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一个最基础的成就,就是解决了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我们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从贫困到丰裕,告别了粮食紧缺、告别了粮票。从80后、90后开始,基本就没有太多关于饥饿的记忆。
告别了饥饿感,但是节约的意识和习惯不能丢,社会再进步、粮食再充裕,这种意识和习惯都应该代代传递。不仅因为粮食生产的不易,不仅因为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也是因为节约是一种美德,在节约粮食的过程中能够帮助青少年理解生活,培养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校园是培养青少年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度过,家庭用餐反倒没有学校用餐多。同时也因为校园浪费情况较为严重,是粮食浪费的“重灾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小学群体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引导青少年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传承节约精神,不仅在课堂上,更应该在食堂内、在餐桌上,不仅要有言传,更要求教职工为广大青少年带头示范,为他们做好榜样。
校园内节约习惯的培养、节约意识的传承,还应该通过改进食堂伙食、改善运营等方式引导青少年节约粮食。比如最近清华创业团队设计了一个“光盘+打卡”的办法,以年轻人喜欢的“打卡”方式,激励“光盘行动”,用餐后对餐盘拍照,经由人工智能识别为“光盘”后可打卡,并可用积分换取奖品或给公益项目捐款。当然,这些创意和做法的背后,也要求校园食堂精细化管理等能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