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纪实
在谷文昌精神发祥地——福建省东山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弘扬谷文昌精神,争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一年来积极探索“五个三”工作模式,加强文明实践的线上报道、纸上传播、墙上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做到全域铺开、全面推进、全民参与,形成了站点自动、上下互动、社会联动的工作局面,培树了一批品牌项目、名牌队伍、“金牌中心户”,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筑牢基础,织密“实践圈”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干部志愿者为骨干、社会各界志愿服务力量为基础,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成立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建“7+N”服务平台,建立7个镇实践所、80个村(社区)实践站,在251个网格单元拓展建立实践点,构建起县、镇、村(社区)、网格单元四级文明实践全覆盖工作体系。统筹整合资源搭建125个志愿服务驿站(站点),构建起“15分钟”服务圈。中兴社区实践站以党建引领小区自治,探索“党建引领 多元共治”+“三社联动”的志愿服务模式,推行党员街(区)长制、网格片区责任人、街道“三包”责任人、楼栋“红马甲”四级志愿服务网络,一年来累计组织活动228次,服务人数逾2万人次。
凝聚合力,扩大“服务圈”
常态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立二周一例会、一观摩、一简报,周有动态、月有主题、月有小结的工作机制。搭建东山文明实践线上APP平台,实现“百姓点单、中心派单、所站接单、群众评单”的实践模式,推动志愿服务规范管理,实现志愿服务更加精准化。组建16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健全“8+N”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巾帼、司法、环保等重点领域志愿队伍。在福建省志愿云平台注册队伍有467支,常态化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人数超过3万人,约占全县人口15%。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东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实践所、80个实践站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
融合融通,搭建“同心圈”
突出“融”“实”“新”,整合服务丰富文明实践内容。“好故事·我来讲”主题巡讲活动走进村庄,“12348”法律服务队进村入户宣讲;在村(社区)实践站下沉一级,设立实践点,打造便民利民为民新模式,80个村(社区)划分为251个网格单元,使有时间当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理念在网格中深化,使群众的服务需求在网格中申报、服务资源在网格中整合、反映问题在网格中解决,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在东山县已成为一种新的文明风尚。
典型引路,组建“示范圈”
着力发展一批专业性强的服务队伍、培养一批特色性强的示范项目、挖掘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群众性活动带头人,形成了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氛围。一年来,培育了“谷”事情深宣传、“及时语”宣讲队等16支“名牌队伍”,其中“及时语”宣讲队由一百多位“草根”组成,通过乡村夜校、道德讲堂等宣讲平台,实行“点单上菜”,深入开展新思想、新理论宣讲活动。培树了“小巷管家”等24个“品牌项目”,“好故事·我来讲”活动目前已开讲25场次、受众4万余人,被评选为福建省2020年度基层理论宣讲创新项目,并培养出林建德、林剑弟、刘荣宗等36位“金牌中心户”。
精准常态,打造“幸福圈”
聚焦百姓关切,深化“爱我东山·美化家园”行动,举办“全民健步走”健身活动以及篮球、乒乓球、滑轮等比赛活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四进”宣传活动、“迎新春送祝福”等系列活动,常态化做实普惠性志愿服务。开设“田间学校”为种植户“诊断开方”,实现每户每年增收0.6万元以上。“党员爱心岗”走进特殊教育学校提供心理辅导与关怀。根据群众点单喜好,开展潮剧下乡进校园、主题电影下乡等活动,不断满足群众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