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书屋,户户飘书香”,遍布全国各地的58.7万家农家书屋累计配送图书超过12亿册,解决了数亿农民看书难、读报难问题。“十三五”时期,各地农家书屋探索精品化和数字化,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用浓郁书香涵养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转型升级破解“三难”
种类丰富的图书报刊、新近添设的电子设备,让吉林省磐石市松山镇爱耕村农家书屋“华丽转身”。在这间现代化综合阅览室里,农民们利用农忙间隙来此查阅最新的农业资讯和种植养殖知识。
“以前农家书屋图书种类少,形式比较单一,人气不旺。这两年省市给配发了很多符合农民需求的图书和新设备,也开展了不少阅读活动,大家越来越喜欢这里。”爱耕村党支部书记付荣海说。
升级软硬件设施、建设数字化平台、尝试运营新模式……近年来,各地不断创新举措,推动农家书屋转型升级。截至2019年底,进行数字化建设或改造的农家书屋达12.5万家,提供数字阅读内容近百万种,吸引更多农民爱上阅读。
甘肃自2019年起启动“百草园”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和县级融媒体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应急广播等联通数据资源共享;广西数字农家书屋今年初上线,汇集政策解读、农技指导、致富经验等丰富阅读资源,可通过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在线免费阅览;重庆建设“学习强国”数字农家书屋,盘活农家书屋优质资源,提升服务效能;江苏98%以上的农家书屋配置了数字设备,正从之前的“有什么读什么”转变为“农民点单、按需定制”……
数字化建设让农家书屋一改过去开门难、管理难、活动难问题,形成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新局面。
提质增效打通“最后一米”
书屋建在村里,离农民群众更近了,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然而,近年来,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再局限于“有没有”,更追求“好不好”。
“乡亲们爱看什么样的书?对农家书屋的发展还有哪些需求?”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树林通过湖北数字农家书屋可视化平台,与300多公里外的秭归县茅坪镇建东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陈姿霖“面对面”交流。陈姿霖回答说:“健康生活类图书以及少儿类图书更受欢迎,希望以后多配送一些。大家也喜欢数字阅读资源。”
与实体农家书屋相比,数字化农家书屋的资源是海量的,不仅大幅降低了成本,而且更新及时、阅读方便。目前湖北已建成520个数字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结合,打造“不打烊”的乡村文化服务平台,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建设服务单位,湖北中文在线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嘉说:“随着数字化阅读方式向农村扩展,仅仅打通‘最后一公里’已经不行了,必须打通‘最后一米’。”数字农家书屋阅读平台可提供数十万种电子书和视频资源,农民通过手机就能免费下载。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地利用数字农家书屋、融媒体渠道和平台,宣传防疫知识、参与网格管理、助力农耕生产、推进脱贫攻坚,把党的方针政策传递给亿万农民,发挥了农村文化阵地的重要作用。各地数字农家书屋平台及时上线防疫类书籍,推出线上培训课程,让农民群众“不出家门学农技,云平台上忙春耕”,宅在家里享受来自“云端”的文化服务。
从“田间”迈向“云端”,农家书屋不仅是让农民获取知识的“家门口的图书馆”,更成为农民掌握先进技能、树立脱贫致富信心的“精神加油站”。
培育文明新风推动乡村振兴
金秋时节,潮白河畔书香正浓。为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天津举办了以“耕读传家兴文化·脱贫攻坚奔小康”为主题的农民读书节,广泛开展主题图书阅读推广活动,“三农”主题图书大篷车深入村镇集市、农家书屋、村镇讲堂……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梁家村的儒学讲台上,村民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聚精会神阅读着《弟子规》等传统文化书籍。这些志愿者来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阅读推广志愿服务队”。他们深入农家书屋,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落地生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脱贫攻坚奔小康等主题,开展阅读推广示范活动,让书香飘散在齐鲁大地。
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的2020“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自5月20日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各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踊跃参与,在乡村掀起了线上线下阅读热潮。“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推荐、“我爱阅读100天”读书打卡、“小康年 读书乐”视频分享……一系列活动生动展示了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给农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带来的巨大变化。
落地基层、“热”在群众,整合资源、创新方式,在全国各地,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的各类主题阅读活动遍地开花,农家书屋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负责人表示,以农家书屋高质量发展成果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在政策供给、资源整合、活力添增以及渠道平台搭建等方面继续发力,发挥好农家书屋在引领风尚、教育农民、服务农业以及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新华社 史竞男 任沁沁 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