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教育与文明创建宣传工作培训班侧记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10月13日,在奔腾的大渡河畔,一群身着红军服的“战士”右手握拳,面朝党旗,庄严宣誓,嘹亮的声音响彻河谷。
当天,由本报主办的党性教育与文明创建工作培训班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举行。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区(县)的80余名文明办干部齐聚甘孜,通过重走长征路、上微型党课、走进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瞻仰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参观红军长征在甘孜纪念馆、观看大型实景剧《飞夺泸定桥》等,深刻理解和学习长征精神,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切实提高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践能力和宣传水平。
培训第一天下午,学员们走上泸定桥,深刻体验了红军抢夺泸定桥的艰险。大渡河水在脚下奔流,十三根粗大的铁索伸向河对岸,伸手触摸冰冷的铁链,来自海南省的学员李树红低头透过木板看着湍急的河水,跟着队伍慢慢前行。“现在的桥有了木板,人们走起来都不太容易,可以想象当初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是多么艰难!山河无恙,家园安好,和平时代来之不易。”
“穿上红军服,沿着爷爷曾经走过的足迹,去追忆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意义特殊。”来自江西省吉安市的学员卢卿卿说,她的爷爷十几岁当兵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翻过雪山、走过草地,在战场上多次遇险。在她小时候,爷爷常给她讲长征的故事,讲自己身上每一个伤痕的来历。“从小,红军精神就深深镌刻在我的心中,指引着我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卢卿卿说。
《飞夺泸定桥》实景剧让学员们以红军战士的身份穿越到历史情景中,真实体验了飞夺泸定桥这一军事奇迹。剧目将红军战士在危难时刻奋勇拼杀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来自甘肃省金昌市的学员展之春两度落泪。“看演出就能想象当时战争的激烈,22名勇士至今留下姓名的只有几个,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浸透着先烈的鲜血,我们也应努力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丽,后辈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此次体验式教学让来自陕西省彬州市的学员任挺也进行了一些关于文明城市创建的思考。他认为,在文明城市创建这场战役中,发扬长征精神意义重大。要做到务必坚定信念目标、务必全民动员齐参战、务必克难攻坚持之以恒、务必齐心协力抓落实,才能使文明城市创建这个“新长征”取得最终胜利。
“当年红军昼夜行军240里路,哪有现在这么好的路走!”走在泥泞的山路上,队伍中不时传来各种讨论声。培训第二天,学员们来到磨西镇,参观了毛泽东住地旧址,并沿着红军的足迹,徒步2.5公里山路来到磨岗岭,重温红军长征的艰辛。
来自广东省中山市的谷帅召是精神文明战线上的新人,此次培训让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发展历程、目标方向、工作重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弘扬长征精神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信仰、艰苦奋斗、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谷帅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