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来年春天时
唐雅冰(四川)

 

    也许错过了才更懂得珍惜。因为疫情,今年的春天被一个口罩关在了门外,对冬天,我就多了一份贪婪,每次下乡总忍不住到田埂上走走,一任眼神在地里逡巡。

    乡村的日子很慢很慢,苍耳颜色慢慢变深,尖利的刺寻找着可以携带自己旅行的皮毛;橘子慢慢转红,在人家屋顶挂成一个个诱人的灯笼;幼竹慢慢褪去笋衣,开始与风霜抗衡;莴笋、葱蒜慢慢熟了一茬又一茬;春日送拢的鸡苗慢慢长大,公鸡开始打鸣母鸡开始下蛋;那以前气势汹汹的田园犬慢慢被火腿肠、包子馒头收买;年前还搂在怀里的孩子已经满地跑;天气慢慢冷、桑叶慢慢落、草木慢慢枯……一切都如此慢,慢得忘了菜花怎样变成菜荚,荷花如何变成莲蓬、大豆何时变成人家门前风干的豆腐干……

    当一片平整的农田映入眼帘,我有瞬间的恍惚。开展扶贫工作几年来,对这片农田我应该是熟悉的,已经忆不起这条田埂叠加了多少我的脚印。随着季节的变化,农田也改变着颜色。曾栽种过桑树、种过莲藕,最多的是种油菜和水稻。往往是收完水稻又种油菜,收了油菜又犁田插秧,这地也就有了菜花与稻花循环的香味。按照惯常的话,这片地里的油菜应该有十厘米左右高了吧。可今年不同,刚刚挖掉的桑树枝顺着田埂摆了一圈,几位老人翻捡着桑树根去掉里面白色的梗留下皮背回家。老人告诉我,这交给药铺一公斤可以卖五元左右。地边停放着一辆铁牛,几个大婶左手提着小桶,右手娴熟地抓起麦种朝四面撒去。麦粒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翻滚着、跳跃着,纷纷扬扬落入地里,寻找着一个个缝隙钻进去,与泥土的黄融为了一体。而我的脑海始终定格在一幅画面上:耕牛耙过,土地平整,农人在地里拉起绳子,扬起锄头沿着绳子打窝,一锄一窝,打完一行再起一行,那行距窝距一如用尺子丈量过。待窝打完再一前一后两人分工合作,前面的人撒肥料,后面的人撒麦种,撒完后再把锄头打横,推拉之间便将麦种盖了起来。

    看不见耕牛、看不见人拉绳、看不见人打窝,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在田埂上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撒完麦种后,几个大婶站上田埂,眉眼含笑地望着面前的土地,铁牛开动了起来,一阵机器的轰鸣后,麦种全部盖上了泥土的被子,只等阳光和雨露唤醒,钻出地面向这个世界报到。短短一个小时不到,几亩地就播种完毕,我一时专注一时走神,心头的疑问也随着土地回归平静而释然。

    突然,一个大婶再次扬起了手,抓起一把麦子朝土里撒去。这是什么情况?我拍拍坐得发凉的屁股,走了过去。“大婶,已经种完了您为什么还要再撒一把种子?是担心刚才撒得不均匀吗?”“哈哈,不是,你看那里——”顺着大婶所指之处看过去,几株落光了叶子的树上,一群白鹭如一串串音符停歇在上面。“天气冷了,白鹭找吃的越来越难,多撒一把麦子,一方面它们也可以饱餐一顿,另一方面免得它们翻下面的种子。”大婶一面说,一面又扬起了抓有麦粒的手。我恍然大悟,一丝暖流从心头涌过,连刚才感觉割脸的寒风也变得温柔起来。

    多撒一把麦子,给白鹭留点口粮,我仿佛看见了来年春天,绿油油的麦田里,一群白鹭翔集的绝美画面。转身离开,耳畔有鸟鸣传来,不用转身,我也知道,那是白鹭在一面啄食一面向农人致谢。虽然错过春天,可这个冬天并不寒冷。

当前:4版(2020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