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建
晓蔚

 

    12年前的那场灾难,令人悲痛。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无数同胞美好的家园瞬间被毁灭。

    这场12年前发生在四川人身上的特大灾难,让每个川人对灾难都有了切身的感受。为了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场景,很多记者当时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他们拍下的那些难忘而珍贵的瞬间,让我们在时过12年以后依然记忆犹新。那个时候,我也曾带领媒体工作者在灾区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或撰写或拍摄了很多震撼人心的文字、图片、影像,回想那段难忘的经历,至今仍会眼眶湿润……

    12年过去了,感同身受的社会民众,经历过惊悸、震撼、感动与思考,接下来是什么?

    12年过去了,作为一名亲历者,我一直在追问自己的所作所为。

    12年过去了,打开我的记忆之盒,我们依然记得汶川这块伤痕累累的土地,依然记得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惊栗与惶恐、无助与救援、爱与重生!

    12年过去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今天,回顾“5·12”汶川特大地震,我发现这不仅是一次痛心疾首的回忆,更是感人肺腑的经历,相信跟我一样的所有亲历过这场灾难的四川人,都会深深铭记这12年!

    忽然,想起了版画《重建》。这幅作品创作于1942年,当时正是抗日持久战最艰苦的时期,作品展现了军民在粉碎敌人“扫荡”之后重建家园的情景。画面中的农民家里,八路军战士正帮助主人修复窑洞。散乱的锅碗碎片,断缺的桌腿凳角,残破的砖头瓦块,清晰地刻画出敌人“扫荡”的残迹。然而在阳光下,黑糊糊的洞口前,又竖起了崭新门框。两位战士一个勤快地送灰,一个认真地砌垒石头墙基。特别是背向观众身穿坎肩的农民形象,反手背着一块方方正正的大石头走了过去,他体格魁梧,筋骨矫健,显得干劲十足。作品形象塑造鲜明突出,刀法细密严谨写实,运用朴实无华的黑白色调,忠实地记录了晋西北军民亲密无间的军民关系与坚韧不拔的精神。作品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足迹,被誉为“战斗的进行曲,时代的抒情诗”。

    《重建》的作者,李少言(1918—2002),是我的老领导,山东临沂人。历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四川分会副主席、主席,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等职。少言同志于1938年进陕北公学,开始学习木刻,是抗战期间在革命队伍里成长起来的现代版画家,为中国新兴版画、四川美术事业的发展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战火硝烟中完成了木刻组画《一二〇师在华北》《重建》《黄河渡伤员》《挣扎》《地雷战》等作品,并创作刻制了晋绥边区的第一张邮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其先后刻制了《四十年的愿望》《老街新貌》《敬爱的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故乡行》《耕海》等大量版画作品。

    少言同志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好领导。他办事公平负责,遇事冷静,讲原则不易冲动,对人随和,就如他的木刻一般使人感到一种平静的美,大家都很尊重他。他曾说,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一个人不能为活着而活着。不论处于什么位置,什么年龄,只要能为人民的事业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大家做一点儿有益的事,不要问需付出几多辛苦、能获得几分回报、会引起什么议论、将招来多少磨难,就会活得坦荡、充实、有精神、永远年轻。我追求这样的生活。

    重建需要少言同志这种宁静、淡泊,应该“形于中”而“发于外”,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多维的、不孤立的格局。它包括物质的,也应该有精神的、文化的。形成中国声音的“本土化”传播,在于“魂”不丢,“根”不倒,“体”不弱,这是文化自信充分表达的内核和基础。

当前:B3(2020年12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