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载志愿精神传承
——天津市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观澜
本报记者  胡桂芳  罗玉琢

 

    自1989年3月始,和平区志愿服务已历经三十余载,如今的和平,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截至2020年11月全区累计注册志愿者114537名,占全区常住人口32.6%,成立志愿服务团队675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化为城市基因,融入市民血脉。

    “活”跃基层,宣传群众强信心

    31年志愿传承绘就和平区的“文明底色”,汇聚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强大力量。和平区结合“全域文明城市创建”和“全国文明城区巩固提升专项行动”,设立“1.17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日”,始终坚持扎根基层、浸润基层、服务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宣传群众、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载体。

    和平区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增强“守正”魅力。

    把“话筒”交给百姓,提高宣讲感染力。创新“菜单式”线上宣讲、“互动式”问答宣讲、“融入式”教育宣讲、“引导式”专题宣讲、“倡议式”典型宣讲等“五式”特色宣讲,成立了由36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组成的“文明先锋”志愿服务宣讲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群众最关心的民生民事,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说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让听众能够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累计开展集中宣讲150余场次,直接听众3.3万人,网络直播、微博微信间接收听收看达5.7万人次。

    把“舞台”留给群众,增加阵地吸引力。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岗站建设,线下推动建成覆盖全区64个社区、10个公共文化设施、7个公园景区、89个窗口单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岗站,建成15个“三高六有”的“天津V站”,形成一批邮政文明驿站、联通爱心驿站等独具特色的“窗口”,织就一张广覆盖、多领域、全行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

    把“镜头”对准居民,扩大品牌影响力。以“万户居民问卷调查”为基础,先后围绕理论宣讲、医疗卫生、扶老助困、心理辅导、环保教育、垃圾分类等设置志愿服务项目2553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301万小时,先后涌现出吕文霞、栗岩奇、兰长燕等优秀志愿服务典型,累计评选表彰志愿服务先进典型4900余件次,和平志愿者的“凡人风采”折射出新时代的“文明韵律”。

    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和平故事”,激发“创新”活力。

    发挥时尚创造力,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明实践快乐跑”“志愿服务打卡墙”“文明实践我代言”等富有时尚元素的主题实践活动,让群众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结合生活新追求,和平区将群众参与理论宣讲、慈善救助、扶老助残等26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纳入个人信用管理,通过“积分+兑换”“信易游”等方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信用体系同频共振。

    营造发展新气象,围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群众关心的服务需求精准开展公益创投项目216个,实现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时服务、全效提升。

    “润”物无声,教育群众聚民心

    31年志愿历程表明,传承创新是和平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群众首创精神是和平志愿服务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问需于民服务群众是和平志愿服务参与广泛、覆盖全面的核心关键。“有爱心当志愿者、有能力做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的志愿理念逐步内化成为社会文明风尚,为全区发展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融入城区高质量发展实践。和平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亲临和平关于志愿服务作出的重要指示,结合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新途径: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监督团”,招募200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针对公厕卫生、市容环境、窗口服务、公共秩序等问题开展专题监督,利用“随手拍”“啄木鸟”“即时办”平台,将发现问题信息与“创文问题”微信群无缝链接;发动全区1.5万平安志愿者广泛开展重点部位巡控、矛盾纠纷化解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拱卫首都“政治护城河”作用。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平区严格落实市委“全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巩固“文明创建+”工作模式,开展“五品一新”系列活动,开展“文明交通 有你有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在49个主要交通路口组织党员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超过10584人次参与。持续深化榜样示范、党建引领品牌、同创共建、融媒传播、未成年人特色品牌,广泛开展“我遵守、我践行、我奉献,文明和平风采有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垃圾不落地、和平更美丽”志愿服务行动,发动58家机关单位包联93条道路进行垃圾清理、烟头收集,累计超过640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巩固深化新时代全域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开展“社区卫生大清整”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区内1.38万人次志愿者和80余支驻区市级单位参与环境卫生清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已成为和平区抓实抓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途径。

    “泽”惠民生,关心群众铸同心

    满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是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突出精准导向,破解供需难题。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对接平台,开通“志愿和平”移动终端App,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提供实名认证、推荐审核、留言反馈等9大服务功能;建立“志愿和平”网络服务平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注册、管理、培训、交流、考核及服务项目的申报、管理提供全面、完善的平台支撑,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资源有效配置,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及时便捷、高效精准,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对接。

    突出实践导向,完善机制保障。在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党员奉献、服务互动、整合协调、项目管理、培训教育、表彰激励等7个工作机制基础上,新增积分兑换机制,推进“星级志愿者”认定,深化“关爱老雷锋”等志愿回馈品牌,建立志愿服务“储蓄”制度,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累计为3700名志愿者购买保险,保险金额达11亿6千万元。

    突出效果导向,加强阵地建设。先后在南营门街文化村、新兴街新兴南里、五大道街三盛里、南市街庆有西里、小白楼街崇仁里、劝业场街兆丰路建设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社区,建成“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形成以108个基础服务项目为主体,以N项社区特色服务为支撑的“108+N”多元治理机制,不断提升阵地资源效能,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

    “温”暖百姓,服务群众暖人心

    “为群众解难、让群众方便、使群众受益”是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最真实、最美丽的写照。

    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党委和政府知民情、解民忧、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和平区以“和平夜话”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载体,深入开展“三认四百双结对”“万名党员进社区”等活动,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7200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开展实践活动13万次,为老百姓解决“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难题2.4万余个,着力破解“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第一时间发布“战‘疫’志愿召集令”与《和平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指南》,开展“疫情防控 志愿同行”文明实践活动,指导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安全科学参与宣传排查、秩序维护、环境清整等各项工作。开展“同心战疫——志愿和平我接力”实践活动,累计发动35万人参与支持,开展“我是口罩达人——寻找最美和平志愿者之星”文明实践活动,吸引53737人次参与点击,受益社区居民达5万多人,先后发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张贴海报10.57万张,走访居民、企业等5万户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5.5万余份,让群众在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时也切身感到全域创建的高度、改革创新的深度和文明实践的温度。

    >>>>>

    和平区不断传承创新发展志愿服务三十余载,今后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展示精神文明建设丰硕成果的生动实践,自上而下文明创建、自下而上文明实践,为打造中心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样本贡献“和平力量”。

当前:1版(2021年0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