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大街小巷的“爱心驿站”,擦亮城市文明窗口的“诚信一条街”,助力残疾人就业的“爱心屋”,扎根社区公益开放的“敬老餐厅”……在特区发祥地厦门市湖里区,爱心涌动的温暖随处可感。
自2019年厦门市“爱心厦门”建设启动以来,湖里区以“爱心厦门”建设为统领,实施“五大行动”,健全“四项机制”,逐渐形成一系列爱心示范工程、爱心特色项目、爱心建设品牌等极具湖里特色的创新内容,“爱心厦门 爱在湖里”落地开花,结出累累硕果,为建设“两高两化”中心城区增添了亮丽的爱心底色。
培育爱心品牌
释放爱心活力
“这个区域是特价区,您看看有没有需要的……”在湖里街道“爱心屋”里,营业员陈美治一边整理货柜上的商品,一边向客人介绍道。
2009年,因为脑瘤手术后遗症,陈美治落下肢体残疾,此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了难事。2020年5月,湖里区助残“爱心屋”开启建设,陈美治在新闻上看到消息,随即联络残联报名应聘。
“工作半年多了,每月能有1800元的工资。”陈美治说,营业员的工作内容相对轻松,而且工作时间灵活,方便照顾家庭,解决了就业难题,也让她对生活重拾信心。
如今,这样的“爱心屋”在湖里区已建设8个,安置14名残疾人和2名重度残疾人家属就业。通过党员“双报到”、发出爱心倡议、推行“爱心打卡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助力“爱心屋”运营,目前累计营业额近200万元。
培育爱心品牌,释放爱心活力,爱心特色项目在湖里区遍地开花。在搭建敬老平台方面,湖里区积极打造江头街道金尚社区作为全国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项目试点单位,持续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不久前,吕岭社区敬老餐厅迎来五岁生日,作为厦门市首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惠民餐厅,该敬老餐厅已累计开餐800余次,服务38400人次。目前,湖里全区共建成5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实现5个街道全覆盖,社区覆盖率达100%。
此外,湖里率先在全区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以爱心先锋、家校共建、助学关爱、心理援助等四大行动为主的爱心校园建设,紧抓湖里区特殊教育学校(嘉禾学校)项目,爱心校园建设氛围浓厚。辖区还建起路巡驿站、工会爱心驿站、户外工作者驿站等70余座,设立爱心凉茶供应点20余个,解决环卫工人、路巡员等特殊岗位工人的饮水、就餐等实际问题。
完善机制保障
浇灌爱心良田
完善的机制体制,是湖里区爱心良田得以持续浇灌的秘诀所在。结合工作实践不断完善区“爱心厦门”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补充实施方案,湖里区细化爱心助残等5大爱心行动、爱心结对等4项爱心机制具体举措,增加13个部门为主体责任单位,围绕保障民生、促进就业、扩大帮扶等精准施策,推出“五个一”示范工程,梳理出“爱心文明一条街”等特色爱心项目27项,进一步汇聚“爱心厦门”建设合力。
“在‘爱心厦门’建设中,我们坚持探索创新,先行先试。”湖里区爱心办主任傅芳槐说。
发扬特区精神,着力尝试新思路、新模式,湖里区首创将“爱心厦门”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并编制《湖里区爱心湖里事业发展及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等建设内容10余项,在全市当了样板,做了示范,打响了湖里爱心品牌。早在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11月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之前,湖里区禾山街道禾缘社区,便已专门面向老年人开办智能手机学习班课程,让“银发族”能够跟上数字化步伐。结合新技术、新应用,湖里区还通过建设线上网络商城——湖里云上爱心屋,组织残疾人网络直播带货培训,开展网络直播带货,首场销售超1200万元。
在湖里区的决策者看来,爱心建设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积极引入新的发展增长点。例如,在做慈善、做公益等方面发挥专门的社工组织和相关企业的作用,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同时将爱心事业做成产业,用爱心为城市发展赋能。
做强志愿队伍
凝聚爱心合力
2020年12月初,湖里区举办了首届志愿服务论坛暨国际志愿者日主题系列活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优秀志愿服务队伍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共同为湖里区志愿服务建设总结经验、出谋划策。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广大热心市民参与爱心奉献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湖里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精细化、专业化,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志愿者共建共享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目前,湖里区建立起平均每个社区有上千名志愿者的服务队伍,志愿队伍百花齐放,彰显“爱心湖里”文明底色。
“我们进一步加强组织引导和孵化培育志愿服务力量,并通过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强化志愿服务活动效果,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傅芳槐表示,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申报工作,对志愿服务队伍进行摸底,共梳理各类队伍329支,提出申报的志愿服务项目42个。
2020年,湖里区共新增注册志愿者8474人,成为服务城市文明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疫情期间,辖区发动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13000余名,组建成立358支小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防疫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约1.5万场,参与志愿者总数逾6万人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志愿服务培育的过程中,湖里区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以党建凝聚合力,形成以党建带社建,工建、团建、妇建齐助力,老龄、残联、红会、关工委、计生协等群团共作为的工作格局。
“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爱心厦门’建设就是要紧贴广大群众的生活品质提升诉求,全神贯注地把爱心的文章做足,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傅芳槐说。
(《福建日报》 廖丽萍 盖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