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湖北省鄂州市各村(社区)充分发挥辖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让基层治理有了实效,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逐步提升。
华光村:“约”出来的成效
近年来,西山街道华光村发生了很大改变。去年,华光村创新试点,实行“党员公约”,通过广泛征集党员群众意见,将协助处理村民矛盾纠纷、维护邻里和谐、做好环境卫生等纳入公约,引导党员积极参与乡村建设。
村党总支将全村89名党员划分为12个党小组,自主选择包保联系5至10户村民,负责民意收集、民间调解、重点人群帮扶,引导群众参与乡村共治。“群众有问题,第一时间找党员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了,再找党小组。”华光村工作人员邵义明说。
每名党员户的门头上悬挂着“党员公约”牌,党员公开亮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党员兑现承诺落实情况的“红黑榜”立在文化长廊,每名党员的月度积分和测评结果都会公开。
寒溪社区:“乐”出来的自治
胡桂珍婆婆今年86岁,独自居住在雨台山宿舍。胡婆婆的儿女不在身边,但她有一位热心的好邻居——周细凤。只要周细凤有空,便会到胡婆婆家中,看望老人。
“我会嘱咐她上下楼梯小心一点。”周细凤说。她有时帮老人整理房间、晒晒被子,有时为老人买点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每天都给胡婆婆打电话,确认她的安全。
为调动社区居民互帮互助积极性,寒溪社区党委成立由社区退休党员、热心群众构成的“乐夕阳”工作室。周细凤是寒溪社区“乐夕阳”工作室志愿者之一。
为了解居民的需求,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做居民与社区之间的“传声筒”。社区的文明创建、环境治理、秩序管理等工作,志愿者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寒溪社区地处老城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居民人员流动性较大。“乐夕阳”工作室成立后,党员志愿者带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及时发现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了解居民诉求,群众居住满意度和幸福感有了很大提升。
澜湖社区:“干”出来的变化
民福小区是典型的“三无”老旧小区。小区基础设施老旧,年久失修,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小区内有许多困难人群、留守老人,虽然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早已提上日程,但因维修资金筹集困难,一再停下脚步。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积极性不高,使得民福小区改造成为“老大难”问题。
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首先得转变居民的思想观念。澜湖社区依托社区志愿者团队,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宣传动员、社群搜索的方法,最终成立以民福小区6名楼栋长及6名团队骨干成员组成的自管委员会。
小区自管委员会、“五老”工作队、业主代表、辖区联点共建单位组成“智囊团”,以“我的小区我做主”为主题,共商小区问题。
“智囊团”共享智慧,居民们畅所欲言,共同讨论梳理出“居民自己能做的事、需要政府协助的事、居委会能做的事和辖区单位能做的事”,为解决小区改造问题找到了突破口。
眼下,小区的老旧管网改造、楼道美化等工程已经实施完成,门楼改造也在计划之中。小区看得见的变化,让居民切切实实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居委干、群众看”到社区事务“帮着干”、小区事务“一起干”、自己事情“自己干”,澜湖社区坚持从居民需求和居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逐步形成“社区搭台、社会助力、居民唱戏”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