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文明乡村新风尚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青龙乡龙阁村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纪实
陈华易

 

    设立红白理事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让道德文化入脑入心,近年来,在安徽省宣城市宁国青龙乡龙阁村,一场以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建设热火朝天地开展着。劲吹的农村文明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村民,文明之花盛开在这片土地上。

    移风易俗有“新宠”

    “还记得你小女儿出嫁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办的,我们都来给你帮忙,既热闹又有排场。”日前,走进龙阁村,村民正坐在村口聊着天。原来,在2018年的时候,龙阁村的村民程素珍家里有一件喜事——小女儿出嫁,当时程素珍就选择了在村里的移风易俗活动中心操办了这场喜事。

    “他们都说要在城里的饭店办,这样排场才大,我觉得不用,在我们村里的这个地方办就够了,一样可以办得热热闹闹。”程素珍告诉笔者,以前谁家有红白喜事,大家都争着讲排场,一摆就是七八十桌,连续摆好几天,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现在大家都达成了共识,红白喜事从简,在这里办酒,大家一起帮忙,既热闹又促进邻里和谐。

    据了解,自该村的移风易俗活动中心投入使用以来,每年都要承办村民的各类酒席15场左右,一桌饭菜成本至少要为村民节省300元左右。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对婚丧事提前登记在册,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注重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户的示范作用,积极引导村民树立新的农宴观。

    “活动中心2015年建成,现在成了村民们办酒的‘新宠’。”青龙乡文明办的干事尹勤辉告诉笔者,2014年,该村有不少村民反映,村里没有一个好的场地,村民们开会都无处聚集。该村还有一些水库移民也反映,过去有集中过小年的传统,不知道移民过来后还能不能共聚一堂、共话乡愁记忆。

    村民们的需求,让村干部们上了心。2015年,龙阁村结合移民项目,投资近30万元,利用村内沿河旁的一个长廊进行改建,添置桌椅、移动灶具等用具,在这里建成了一个面积约180平方米、类似于大宴会厅的移民新村移风易俗活动中心,既方便群众办红白喜事,也成为移民和当地村民交流的平台。

    “移民之歌”人人唱

    “共建移民新时代,移风易俗是关键。倡导文明新风尚……”建成后的移风易俗活动中心还有一个暖心的名字,叫“移民生活之家”。走进这里,笔者被摆放在门口的展板吸引住了,只见上面写着“移民新村村规民约七字歌”,整首歌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的内容既有保护村内环境,也有反对铺张浪费,涉及到村民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歌是我们村自己编的,好记得很。”“移民生活之家”的管理员王新芝说道。

    她告诉笔者,龙阁村位于青龙乡中部,总面积62.4平方公里,辖5300余人。1998年,因港口湾水库动工修建,原济坑村百梁、中心、赵家等8个村民组的大部分村民被移民安置到龙阁村移民新村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园,当时共安置217户800余人,她便是其中的一员。来到这里后,她一直很感谢政府的帮助,想着尽自己所能地为村里的文明发展出一份力,于是在“移民生活之家”建成后,她就报名义务担任管理员,负责宣传移风易俗的相关知识。

    乡风文明正“时尚”

    “移民生活之家”建成后,移民新村的村民已经连续4年自发组织“集体过小年”活动,大家共同回忆移民前的生活,唠着移民后的幸福生活,在欢声笑语中增加了彼此的感情,并将活动自筹资金的剩余部分捐赠给当地的困难户。每年一度在“移民生活之家”里上演的聚会,让村民们欢聚一堂,特别是村里的老人们,心里更是乐开了花,一提到这个好地方,都连连叫好。

    “移民如何有效地融入当地的生活,一直是龙阁村‘两委’思索的问题,现在不用愁了。”看着眼前的村民们和睦相处的情景,尹勤辉欣慰地说。在这里,龙阁村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先后开展各村民组交流会40余次,让更多的周边百姓与移民共同展望龙阁村的发展前景;举办文艺汇演、电影专场等3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让村民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文明之花处处绽放,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内涵,也让这股文明风成为了村里的“时尚”。

 

当前:3版(2021年0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