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管令”全国正式落地一个月国家限塑新政面临诸多考验
“白色污染”治理难在何处

 

    “一杯咖啡还没喝完,纸吸管就被泡化了!”这是北京市民赵丽娟最近遇到的一件尴尬事。赵丽娟的尴尬,与近期升级的“禁管令”有关。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称为“史上最强限塑令”。《意见》规定,“到2020年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这一条规定又被业内称为“禁管令”。

    2020年7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明确餐饮行业禁限塑的具体监管部门并加强监督管理,引导督促相关企业做好产品替代并按照《意见》规定期限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餐具。

    笔者采访发现,《意见》实施以来,餐饮行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减塑运动”,将塑料吸管更换为纸质吸管、将塑料包装袋换成纸袋,并开始使用木质的勺子、刀叉。但不容忽视的是,“禁管令”和“限塑令”在全国的执行力度不一。

    限塑新政接受新挑战

    早在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标志着我国进入“限塑时代”。“限塑令”实施早期,国内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发布的消息,“限塑令”实施7年后,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

    然而,随着快递、外卖等行业快速发展,“限塑令”面临新挑战,几乎沦为一种摆设。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胡功群认为,多年的限塑历程表明,禁限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讲究科学和策略。而早期“限塑令”基于“谁使用谁买单”的原则,这种从需求端发力以求达到“限”的目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事实上,只有让所有相关者都主动起来,变“要我限”为“我要限”,限塑才能真正收到成效。

    地方政策助推限塑令

    为进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意见》将目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阶段。第一步,2020年底,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第二步,到2022年,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第三步,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在地方上,根据属地管理责任的要求,各地要在2020年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督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以上城市等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围绕2020年年底阶段性目标,分析评估各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有实效的具体推进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按照《通知》要求,为确保如期完成2020年年底塑料污染治理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全国已有超过30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省级实施方案,进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这种全国范围内的限塑“大动作”,是对国家层面限塑新政的回应。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运书表示,《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时间表”,摆脱了以往对“价格杠杆”的依赖,禁令覆盖范围更广、可操作性更强。《意见》涵盖塑料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既对部分塑料制品划定了禁限时间表,又强调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

    限塑需提高立法位阶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在相应政策和考虑用户体验之外,成本问题也是需要衡量的重要标准。

    笔者从多家包装材料生产厂商了解到,目前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主流替代品是铝箔盒和植物浆,这两种材料虽然环保可降解,但存在产能低、成本高以及不同程度地不耐高温、不能盛装汤水等问题。这也是许多商家在推广环保餐盒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阻力。

    而且,迄今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限塑的立法。以吸管为例,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现有吸管的生产材料和生产标准并不统一,也没有关于可降解吸管的国家标准。业内人士告诉笔者,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大多是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泽强表示,限塑是大势所趋,“限塑令”已经全面升级。打赢“白色污染”防治战,需要打好“组合拳”,需要全社会、全域参与限塑治理。在立法层面,国家需要为执法者提供明确具体的执法依据、为“限塑令”细化法律责任、为企业制定科学严格的标准、为可降解产品供应链注入发展动力、为消费者提供可选可用的替代方式。“《意见》是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出台,立法位阶偏低,缺少权威性。由于塑料制品使用量日益增大,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巨大威胁,立法机关应考虑将‘限塑令’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郭泽强说。

    (《法治日报》 王阳 白楚玄)

当前:B3(2021年0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