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海淀路径”探索
中共北京海淀区委副书记  张强

 

    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围绕“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弘扬敢为人先、矢志创新的“中关村精神”,依托区域资源,助力“两新两高”战略和“两区”建设,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海淀路径”。

    突出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根深叶茂。海淀区把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制定工作方案,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科技园区、商业楼宇、商超门店和公园景区建立实践基地(驿站)。截至目前,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29个、实践站648个、实践基地100个、友邻志愿驿站222个,努力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重点抓好理论宣讲的3支队伍,发挥辖区内高校和科技企业多的优势,通过开展“七进”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组织党校教授专家和领导干部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组织群众参加“百姓讲身边巨大变化 ”活动,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健全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不断壮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力量。海淀区结合各个社区的特点,倡导街坊邻里互帮互助。建立以党员为核心、以群众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打造“海淀友邻”志愿品牌,常态化开展“光盘行动”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设立文明实践基金,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挂牌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出台志愿服务扶持、激励机制,调配志愿力量、孵化扶持志愿服务项目,评选“最美志愿者”,探索志愿者“一呼百应”响应机制。通过“友邻议事厅”引导居民以主人翁精神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体力量。推进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有效化解群众矛盾。截至目前,全区共组建1781支志愿队伍,注册志愿者近91万人。

    弘扬“中关村精神”,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活力。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管理平台利用VR(虚拟现实)、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大数据、智能推送,整合8000节慕课、VR展厅等资源,贯通平台,实现群众用手机“点单”,以科学技术赋能志愿服务精准高效。创新方式方法润物细无声——中公教育“微党课”辐射全国受众超百万,中科院“格致论道”传播科学家精神,“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走进科技园区,链家、便利蜂志愿服务驿站与社区手拉手……建立“创新合伙人”机制,整合资源设立文明实践基地,高校与文明实践所结对子。创立社区、园区、校区、景区 “四区联动”项目,推动辖区单位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生态雨林”,凝聚共同发展的磅礴力量。

    下一步,海淀区将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中关村精神”,整合辖区资源,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总结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经验,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志愿服务“四化”建设,打造场景化的“文明城市大脑”,持续探索总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海淀路径”。

 

当前:B1(2021年03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