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书橱里一排排文学名著,我的眼前似乎又出现母亲坐在藤椅上专心致志读书的身影。
母亲是大家闺秀,上过六年私塾,从小就爱看书,特别爱看一些古典文学名著,如《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外婆曾经说过,我母亲出嫁前看书时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她的姐妹们都称她是“书迷”。
从我记事起,我就发现母亲从未离过书本。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因要照顾我们兄弟姐妹,就在家一边操持家务,一边绞草绳包贴补家用。晚上,操劳完毕,母亲总要捧上她那心爱的书本看上一会儿。有时我一觉醒来,仍看见她在煤油灯下看书的背影。
上世纪70年代,母亲随父亲一起下放到苏北农村,我也从插队的公社调到父母身边。那个年代,想找一本文学书藉十分困难。平时爱看书的母亲像失了魂似的,劳动之余不知所措。一天,她听说附近大队有人藏有手抄本《第二次握手》,于是拉着我步行了十余里路,软磨硬缠,终于借来。那时,火油十分紧张,母亲就用墨水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豆油灯,利用晚间阅读。
此书让母亲爱不释手,便找来条格信纸,连续奋战十夜,抄了一本,用牛皮纸当封面,用鞋线装订成册。凭着这本手抄本,母亲四处活动,明察暗访,终于又换借到了其他手抄本。
从农村回城时,抄录的几册手抄本,已磨烂书皮缺角少页,却仍被母亲当作宝贝随身携带。无论生活多么动荡,迁徙多么频繁,别的都可以舍弃,这些手抄本却如影随身,不忍割舍。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母亲常常让我到新华书店替她买书。《辞海》《飘》《一生》《牛虻》《悲惨世界》《水浒传》《三国演义》……一批优秀的辞书和中外名著装进了母亲的书柜。
母亲退休后,读书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年过九旬后,也依然坚持每天看书写字,从未间断。2018年,有记者来采访她,时年93岁高龄的母亲在镜头前用繁体字写了李白的《静夜思》,并对着话筒说起了以前的故事:为了看书,瞒着外祖父,用家中粮食去换书……
受母亲的影响,我也爱看书。而我爱上写作也得益于母亲向我推荐的《傅雷家书》。《傅雷家书》中我最欣赏的一段话是:“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这段话对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很有影响。
于是,我业余时间勤看书,勤写作,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以便形成令人向善向上的力量。至今在全国各大报刊累计发表了5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并出版了135万字的文学专著。
读书对家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爱看书也影响了妻子、儿子和孙女。妻子原来不爱看书,受我影响,对文学书籍也渐渐有了兴趣。有时看到书中精彩的情节,还讲给我听。见我爱写文章,她有时也尝试写一些小散文,让我修改润色投给报纸,偶尔也会有意外的惊喜。儿子小时候也爱看书,上大学时更是迷上了科技书籍,他结合自己的计算机专业,在《电脑迷》《电脑爱好者》等科普期刊上发表了近40篇科普文章。
家庭的读书氛围也影响了我的孙女。小孙女刚过周岁时,看到我和她爸爸一起看书,也会咿咿呀呀地参与进来。她比同龄的小朋友更早理解幼儿读物,常被幼儿园老师推选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上小学后,她更是爱上了课外阅读。
古人说,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读书已经是我们家庭最好的教育方式了。母亲传给我们的读书家风是最好的财富。我们一定会秉承我们家庭独有的读书传统,用读书来丰润我们的人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