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起立背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清明那天,一条庄严的短视频感动全网。12小时内,单条视频的播放量突破200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2.7亿。稍让人意外的是,它并非新闻或者专题片片段,而出自第四季《经典咏流传》的一期节目。更令许多人惊叹的是,这档节目第四季的观众规模已累计近2亿,主话题累计阅读量达57.8亿。
一档用“和诗以歌”的方式重读重唱古诗词的节目,竟在瞬息万变的今天被网友长时间送上热搜高位。一档行进到第四季的“老牌”节目,竟在“综N代”普遍面临瓶颈的当下依然时时切中大众的情感命门,凭借的是什么?网友的留言值得细品:“清明时节赞英雄,经典论道自不同。回首细数来时路,不觉关山又几重。”经典与当下互文,今人与先辈对话,一切都呼应了时代之需——这个时代中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对中国人精神谱系的需求。
《经典咏流传》《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等一批节目不仅形成了荧屏上的文化大观,更牢牢占据着新媒体的流量高地。人们感慨,高冷的传统文化变“潮”了,也变得更触动人心了。随着节目缔造的国风国潮从大屏蔓延向小屏、得到更广泛人群的心口相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从时代奋进的脉动里,搭建古今对话的“殿堂”
如果说清明时节缅怀革命先烈、致敬不朽精神,是慎终追远的“时”;那么以诗的意境激荡天地英雄气,便是我们这个崇尚英雄的民族,为文艺创作标定的“势”。时与势兼得,《经典咏流传》不仅在最新一期节目里带领观众重温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字字泣血的“三个永垂不朽”,更是让“致敬英雄”贯穿一整季。
2021年伊始,第四季《经典咏流传》第一期开宗明义:“有一种生命,叫诗词,有一种光芒,叫英雄。”节目总策划徐文广说,2020年,我们众志成城,同心战 “疫”;2021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重温流传千古的英雄赞歌,可谓正当其时。“《经典咏流传》不仅在纵向上挖掘五千年中华文明中的经典之作,更是在横向上打通14亿中国人的情感共鸣,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的‘文化殿堂’”。
这一季的“和诗以歌”中,观众听新民乐版本的《楚魂》,会在专家解读了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炽烈后,更生无限豪情;听温暖如诉的《为祖国而歌》,会在心头默念“英雄陈辉曾在79年前想唱给祖国听的歌,如今终于被亿万中国人听到了”;听七龄童弹唱《朝代歌》,细数历史上气吞山河的铮铮英雄,更会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那样由衷点赞,“小孩子对自己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熟悉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来源”。
事实上,荧屏上的国风国潮能够蔚为大观,离不开全社会显著提升的文化自信。风起潮涌间,时代奋进的脉动清晰可见。针对《经典咏流传》致敬英雄的视频,有一条获得高赞的评论说得动人:“有人问一身正气如何修,从爱国、感恩英雄、铭记英雄事迹做起。”
《故事里的中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该节目第一季播出时,“戏剧+影视+综艺”的艺术方式,重在“让经典照进现实”。不久前第二季收官,观众的触动从艺术化的经典更多转到了纪实性的当下。比如《扶贫路上》这一期,杨沫创作的《青春之歌》与“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的黄文秀“隔空对话”,观众看到了一位新时代青年女性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也看到了普通何以杰出、平凡何以崇高,更看到了当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时,青春可以绽放出怎样灿烂的光华。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节目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文艺创作必须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这些节目之所以气象万千,是因为从时代奋进的脉动里,搭建起了古今对话的“殿堂”。
◎ 在科技与创新的赋能中,让经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典籍里的中国》每一次上新,线上线下都会掀起一阵“学史热”,包括并不限于看电视、做笔记、添置读物、在手机端转发一个又一个节目里的“名场面”。
常被形容为 “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古籍凭什么在年轻的互联网上掀起巨大声浪,又凭什么在线下渐成学习风尚?在学者看来,节目在内容上既实现了围绕典籍的多时空讲述,让观众感受弦歌不辍的传承;也有属于当代的价值表达,让人更确信中华民族深入血脉的文化基因。在传播上,节目既有“化零为整”的过程,通过多场景、多舞台同述一部典籍,让数千年来的中华文明惊艳了舞台;也为二次传播提供“化整为零”的多个切口,由此“飞入寻常百姓家”。
艺术创新与科技进步如影随形。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科技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推手,重塑人们感知、认识和想象世界的方式。发展的命题里,以科技与创新赋能创作,已成为文化节目的应有之义。
《故事里的中国》首创“戏剧化的舞台+影视化的镜头表达”跨界创作方式,“1+N”多舞台的模式打破了电视单线叙事模式,让观众同时在多个空间看到故事的平行发展。《经典咏流传》以全息技术等手段,成全了珍贵影像资料、老照片、老物件的同台同框;也以“会客厅场景+云连线”的设置,引入观众与主持人、嘉宾共同围坐倾谈李大钊之《青春》;还新推“浸享诗词”的3D视听体验,戴上耳机,就能置身诗词与音乐的交响中。
《典籍里的中国》有一幕,可谓技术赋能的极佳注脚。倪大红饰演的九旬伏生提问: “手机下载是什么意思?”得到回答:“我们现在把当年那一车车的书简全都上传到云端,所有人用这面‘小镜子’随时随地打开就能读书。”伏生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籍人人可读,好。”
在创作的层面, “现实空间”与“历史空间”交错,即依托了新科技手段打造的270度旋转沉浸式舞台,让不同时代的读书人能穿梭历史的长河,面对面互动。正是依靠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电视荧屏化作了一个个“历史的现场” “故事的讲述场”,将艰涩的古籍化作有温度的想象、情真意切的场景。
而于节目本身,传统文化里的瑰宝变成了观众可感知、可共情、可相信的作品,硬件升级实现了价值的依归。(《文汇报》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