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升级农贸市场、“多维度”治理社区、精细化整治背街小巷……自启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以来,北京市怀柔区立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首都功能承载地定位,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按照集中攻坚、疏堵结合、长效管理的工作思路,把为民、利民、惠民体现在文明创建各方面,全力打造和谐宜居之城,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改造升级农贸市场
有人说,要想近距离地感受一座城市的文明指数,就要逛逛那里的农贸市场。
运通盛世农贸市场是泉河街道老城区的“菜篮子”之一。为了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得舒心,泉河街道聚焦市场内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等短板问题,高标准完成了破损地面翻修、火灾预警控制系统及老旧电路更新、菜肉大厅操作台和展示台改造等,对所有主食及熟食摊位安装不锈钢门窗及钢化玻璃,确保密封性。同时,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市场建设,对82个摊位风格重新打造,实现主食区、鲜肉区、果蔬区、熟食区等7个功能分区,并深入推进农贸市场食品及安全规范化、智慧化管理。现如今,老菜场的环境变得整洁舒适,让居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运通盛世农贸市场只是怀柔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怀柔区不断优化农贸市场卫生秩序和经营环境,全力做好全区农贸市场公厕、活禽售卖区、水产区等重点区域卫生保洁,保证食品安全。同时,加大对占道经营、占用消防通道等现象的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农贸市场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实现场内场外环境同步改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同步提升,逐步建立设施完善、环境舒适、管理规范的农贸市场,为市民提供安全、健康、舒心的购物环境。
“多维度”治理社区
如何通过社区治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怀柔区聚焦于破解这一重大课题而“多维度”探寻。
今年3月,怀柔镇红螺家园社区安装了62个智能充电桩,可满足258名住户同时充电,不仅解决了住户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还美化了小区环境,赢得了广大居民的点赞。
红螺家园社区安装智能充电桩只是怀柔探寻“多维度”社区治理的一个举措。在推进文明城区创建中,怀柔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引入多方力量完善社区治理体系,重点抓好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这两件“关键小事”,破解老旧小区、失管弃管小区物管难题。同时,加大对不文明养犬、乱堆乱放、“僵尸车”等问题的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社区环境。深入推进“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梳理共性问题并开展集中整治,并将相关要求纳入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总体工作部署,从组织机构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干净整洁、社会秩序井然、物业管理规范、创建氛围浓厚、市民文明有礼、民主协商共治等八个方面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切实解决民生痛点难题。
在新一轮的创建周期,怀柔区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进一步探索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的创新模式,补齐工作短板,着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精细化整治背街小巷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跟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然而,一些背街小巷也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近年来,怀柔区真抓实干,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背街小巷提质升级工作,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修整路面、疏通管道、整治环境……去年10月底,怀柔区全年实施的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提升正式完工,20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此次的整治工作主要围绕“十无”“五好”标准,进行绿化美化、规范牌匾、修整地面、梳理架空线、粉饰外立面等,尽全力为百姓出行创造便利条件,受到周边居民的称赞。东关村村民褚宝军说:“背街小巷整治跟咱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家门口环境整洁了,路面平整了,大伙儿出行更加便捷,都说要为政府的便民工作点赞。”
“小街巷连着大民生,我们的工作能够快速推进,得益于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怀柔区城管委工作人员介绍,在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过程中,该区建立了联勤联动机制、会商调度机制和督导检查机制,针对治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逐项制定解决措施,同时对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保证了治理工作见成效。
自2017年北京市启动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以来,怀柔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的“既管好主干道、大街区,又治理好每个社区、每条小街小巷小胡同”的指示精神,深化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着力把背街小巷打造成为首都城市治理的亮点、文化传承的载体、和谐宜居的家园。怀柔区在加强街巷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补齐路灯、无障碍通道等便民设施的基础上,重点在精细化上下功夫,丰富拓展“十无”“五好”内容,巩固“开墙打洞”、凌乱架空线等整治成效,先后完成城区及周边91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整体提升了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
文明创建永无止境。怀柔区将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加大工作力度,以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真抓实干的具体举措,确保新一轮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