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全面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
贫穷不是命中注定,贫困并非不可战胜。8年攻坚,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既是一场深刻的物质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它不仅使贫困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了收入,而且唤醒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他们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变得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也需要这样的精气神。
减贫之路路漫漫,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张张充满干劲儿的笑脸,一户户有了希望的家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为脱贫攻坚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共同浇灌出了人类减贫的累累硕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为民初心和中国人民百折不挠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强意志。
◆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工程,累计解决2889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饮用水量和水质全部达标,3.82亿农村人口受益;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从2015年的70%提高到2020年的83%。
◆ 2013年以来,累计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实现贫困地区适龄儿童都能在所在村上幼儿园和小学。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实现动态清零,2020年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
◆ 脱贫攻坚唤醒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广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弘扬好家风和“星级文明户”评选等,贫困地区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邻里和睦等社会风尚广泛弘扬。
◆ 实现脱贫的近1亿贫困人口中妇女约占一半。累计对1021万名贫困妇女和妇女骨干进行各类技能培训,500多万名贫困妇女通过手工、种植养殖、家政、电商等增收脱贫。
◆ 脱贫攻坚之初,很多贫困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到2020年底全国贫困村的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2万元。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改变了很多村级组织过去没钱办事的困境,增强了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据《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通水那天,村里鞭炮齐鸣”
翻开陇中旱塬的历史长卷,缺水的故事讲不完。“小时候放学,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拎着水桶去村东头的水沟排队刮水。”56岁的甘肃省陇西县焦家湾村村民景映山依然记得与水“抗争”的艰苦日子,等大人们忙完地里的活,有时候水桶还刮不满。
引水上山,方解陇中之渴。2014年12月末,陇中旱塬百姓企盼了已久的圆梦工程——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终于通水。这个甘肃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了陇中300多万人的吃水问题。
“通水那天,村里鞭炮齐鸣,不少人喝醉了。”景映山说,当时78岁的老母亲舀了一碗洮河水,轻抿一口,喜极而泣地说“这水真甜”。
通水改善了陇中百姓的吃水环境,更重要的是引来了产业发展和脱贫增收的“活水”。
过去只养了一头耕牛的景映山,如今成了焦家湾村的养牛大户。景映山咧着嘴笑着,如今一年收入差不多10万元,去年家里还在陇西县城买了套楼房。
焦家湾村是陇中旱塬的一个缩影。在定西市渭源县,引洮水种出了产自南方地区的金丝皇菊;在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小岔口村,引洮水让旱地变菜地,旱农变菜农……
这两年,曾因缺水闻名的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建起了1100亩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繁育马铃薯种子。“引洮水为旱塬‘解了渴’,但节水农业才是发展的根本出路。”基地负责人李聚东说,在甘肃省农业农村厅项目支持下,他发展起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农业。现在,一亩马铃薯种子的产量比用大水漫灌方法增产了30%以上。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走过6个春秋。从“苦焦”到“甘甜”,从“排队刮水”到“产业活水”,陇中旱塬正展现勃勃生机,孕育希望。
据了解,2015年8月启动的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已进入最后施工阶段,预计今年10月建成通水,届时将彻底解决甘肃六分之一人口饮水问题。
“群众内心发生了变化”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作为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直到2014年,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70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0.6%。
“2015年我刚来的时候,村民们都很穷,我看到他们多是愁容满面,日子过得茫然。”回忆起刚到大湾村时的情形,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深有感触。
为打好脱贫这场硬仗,大湾村大力引进茶业公司投资,带动村里种植茶叶,实施旅游民宿、漂流项目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在扶贫干部和全体乡亲的共同努力下,大湾村于2018年实现村出列,2020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7120元增长至2020年的14450元。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大湾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这些年,金寨通过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开展移风易俗、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开办“振风超市”、建立推广“红黑榜”管理制度等系列措施,教育引导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有效遏制了陈规陋习,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解决了贫困户家庭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同时,开展“脱贫之星”“致富带头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典型,讲好身边人的故事,也激发了贫困群众及一般农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转变了贫困群众长期存在的“等靠要”思想。
“但是对群众真正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群众内心发生了变化,是脸上的笑容,是眼里的希望。”六安市委副书记、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说,“如今在大湾村,比勤劳、比致富已经成为新风尚。村民们都相信,只要大家铆足了劲,用双手去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村里有钱了,
就能给村民多办事、办好事”
从2018年之前的“空壳村”,到2020年村集体到账收入104万元,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通伏村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作为村里致富带头人的张志华在2013年当选了村支书,彼时的通伏村还是个负债30多万元的“烂摊子”。张志华说,没有别的办法,他们只能从上级涉农部门四处“化缘”,慢慢还账。
5年时间,账还完了,无债一身轻的张志华开始琢磨怎么搞发展。通伏村赊账买了两台拖拉机,靠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当年就把赊的40万元还清了。2019年,通伏村集体经济第一次有了30万元收入。2020年,通伏村和邻近两个村组团,共申请扶持资金300万元,联合成立了宁夏星福通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今年,通伏村计划再延长农机作业服务链,将收割后的秸秆加工成饲料,产生更多收益。
“村里有钱了,就能给村民多办事、办好事,前两年给我们每户买了100元的意外伤害人身保险,从去年开始还给交医保的村民每人补贴50元,孩子考上大学也有奖励。”通伏村村民白永磊说。
通伏村是贺兰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贺兰县探索以村党组织为主导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形成“支部+合作社+产业”“支部+支部+企业”“支部+企业+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村企互动、多村联合、以强带弱等方式,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如今在贺兰县,“一村一业、一村多业、多村一业”成为常态。2020年,贺兰县全县6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50万元至100万元的村有20个,100万元以上的村有5个,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为2714万元。
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保险、慰问困难党员群众、资助困难大学生……翻开64个村的村集体账本,每一笔支出、每一个项目都记录着集体经济反哺民生的“幸福账单”。
“最漂亮的房子肯定是学校”
莽莽大山,贫瘠落后。过去,广西山区的一些村屯不通路,孩子们过“天梯”、爬悬崖上下学,一间泥瓦房就是一所学校,一张木架床挤着七八个孩子,一个饭盒里只见黄豆和米饭……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纵深推进,一条条盘绕在崇山峻岭间的山路结束了人们曾经肩挑背驮、翻山越岭的历史,山区教育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多年前,因“黄豆蒸饭”而被外界广泛关注的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小学,如今孩子们早已吃上了“营养午餐”。
随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全覆盖,山区孩子和家长们不再为教科书、学杂费烦恼,寄宿生还能领到一定生活费。广西持续聚焦城乡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扩资源、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山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
2013年至2020年,广西投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1372.64亿元,新建义务教育学校893所,改扩建学校2.53万所,新增学位241万个,新增实验室、功能室13.81万间等。
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山区,层峦叠嶂、山高路陡。板升乡弄顶山上的一截“天梯”,曾是弄勇小学部分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天梯”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悬崖。
“以前的梯子用竹子编、用木棍绑,后来孩子们要上学,就用铁丝加固。”弄勇小学校长刘兴毅说,每当寒冬山上结冰,“摔跤是常有的事。”
如今的弄勇小学,新建了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水柜等;一个不足百米长的山洞连通了弄顶山的两边,孩子们告别了爬“天梯”的历史……从弄勇小学走出去的蓝美英感慨万千,如今她的妹妹蓝美花上学再也不像她当年那样艰险了。学校还设立了多媒体教室、声乐室等,配备了远程教学系统。女孩们在声乐室里排练文艺节目,好奇的男孩们趴满了窗台。
眼下,弄勇小学正在建设一栋四层高的教学楼,刘兴毅说,他们打算再建一个运动场。“走在广西的千山万弄间,最漂亮的房子肯定是学校。”
“制衣厂开在了咱家门口”
3月初,在河北武安市大同镇月亮怡家制衣厂的二楼生产车间里,30多位女工正在赶制一批6000件婴儿连体爬爬裤的海外订单。
女工苗佳是大同镇张里店村村民,去年年初,她经人介绍来到月亮怡家制衣厂上班。“老板人特好,将制衣厂开在了咱家门口,不光让咱带着孩子上班,而且上班时间自由,有事儿跟老板说一声就能回去办。”苗佳说,车间旁边还单独辟了一间儿童乐园,里面配置了桌椅板凳,供孩子们学习玩耍。
月亮怡家制衣厂创始人李月芳过去一直在武安市里发展,看到很多农村妇女也渴望自己赚钱,却因为孩子被“绑”在家里的,李月芳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将制衣厂开到农村去,让村里的姐妹也能靠自己的双手获得一份稳定收入。2017年,李月芳把老家的房子重新翻盖,又添置了一些机器,“家门口的制衣厂”建成了。制衣厂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就冲这一点,村里好多人赶来应聘。
“我们陆续在车间用上了最新的自动化设备,降低了技术门槛,新员工一般三四天就能上手。”李月芳介绍。2020年,李月芳的制衣厂被河北省妇联评为“巧手脱贫示范基地”。目前,李月芳在武安市大同镇、矿山镇和西土山乡共设立了7个加工点,解决了200多名农村无业妇女的就业问题。“我还想在大同镇建立一个正规的大厂房,把员工们都聚集到一块儿,孩子们上下学一块儿接送,让工人能专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李月芳说。
武安市妇联主席郝晓敏说:“为鼓励和引导农村妇女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武安市打造了巾帼创业孵化基地,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女性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大大降低了女性创业的风险和成本。”目前,武安市像李月芳这样规模搞缝制的娘子军近30支,覆盖15个乡镇,带动8000多名农村妇女就业。
(本报编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