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中央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福建着力基层部署,推动试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截至目前,福建全省有全国试点县(市、区)22个,25个县(市、区)实现所站全覆盖,全省共建成实践所646个、实践站7324个。全省1.5万支志愿服务队伍、125万名文明实践志愿者努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打造了一批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项目和品牌,用实际行动把新思想写在八闽大地上。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走进福州晋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厅,“践行新思想”宣传栏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讲话精神十分醒目:“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展厅里,晋安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主任邱培铮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不少人离馆前来到门口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招募站,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进行注册,成为一名光荣的晋安志愿者。
“2019年10月,晋安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作为文明实践的‘中枢’,2020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晋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福州晋安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文明实践中心集中开展文明实践服务及宣教工作,面对面了解群众需求、为民众提供便民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志愿者培训交流、文明实践宣讲以及孵化培育本地志愿服务组织等工作。
晋安区公园多,公园里群众多。晋安区致力把各类公园打造成聚民心、暖人心的惠民阵地,依托茶园街道环南公园,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进行孝廉文化、古厝文化、身边好人等宣传,同时开展各类便民惠民新时代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南湖公园,建设象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引导群众开展基层宣讲、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
据介绍,晋安区还依托全区现有各级文化站、党员活动室、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基层意识形态主阵地,因地制宜设立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94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成三级全覆盖、点多面广的“一刻钟服务圈”,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享受到志愿者提供的多样化便捷服务。
“五中全会指航程,前进路上方向明……”每天早上九点,莆田市荔城区各镇街、村居的智慧广播便开始工作,正在播放的是莆仙“乡土调”梆鼓说唱《学全会精神》,通俗易懂好记。
荔城区是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区之一。为了推动新思想“落地生根”,荔城区盘活全区6个镇街文明实践所、130个村居文明实践站的智慧广播,代替传统“村村通”,实现区域宣传全覆盖。
从富口袋到富脑袋,乡村振兴有了精气神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但是引导人们坚定自信、团结奋斗的有效载体,也是整合各方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中心。
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接续奋斗巩固脱贫成果。福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所(站)作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成为富农励志的“加油站”。
在福州福飞路1号,有个专售北峰山区生态农产品的小店。地瓜、笋干、山茶油、青红酒等来自山区的农副产品琳琅满目。“这是我们的一个公益志愿者项目。”正值周六,在店里值守的是志愿者、福州新店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林徽。她介绍,福州北峰山区海拔高,当地村民种植、养殖的农副产品虽然优质无污染,但因为交通不便,经常出现滞销现象,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产积极性。吴林徽通过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开展“助农在新店”公益项目。他们一边深入山区联系了解农户的生产情况和销售需求,一边协调场地开起了这间小店,用于推介销售北峰山区农副产品。
“你看,我们这里的每样农产品都称斤上架,标上价格,并贴上每个农户的收款二维码。顾客购买后钱直接到达农户账户,无中间商赚取差价,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吴林徽介绍,目前,“助农在新店”公益项目已与北峰山区70多家农户建立合作,与各联盟单位1000余人次开展“公益助农”志愿活动。2020年为北峰山区农户创收100多万元。
每到周末,福清市新厝镇硋灶村的“文化大院”里,村民们齐聚一堂,兴致勃勃地欣赏台上文艺志愿者的精彩表演。这个村的“文化大院”如今也是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18年12月5日,福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在“文化大院”,演员是群众,群众也是演员,他们自创、自编、自排、自演了一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充满乡土气息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点燃了农村文化的火种。“富口袋”后又“富脑袋”,健康向上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落地生根,极大地提振了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发挥人民主体性,让新思想落地生根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定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福建师范大学海峡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志愿者协会监事长郑碧强这样认为。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在福建武夷山,有个“竹筏宣讲队”。武夷山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九曲溪竹筏漂流是武夷山旅游的核心和精华,5年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00万人次。“我们组建竹筏工志愿服务队,打造‘竹筏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开展接地气、受欢迎、有特色的宣讲活动,传播新思想,倡导新风尚。”吴功标说,志愿者根据游客的需求,在竹筏游览过程中,除景观讲解外,还穿插提供党的政策理论、新时代文明宣讲、武夷山特色茶文化和朱子文化等志愿讲解服务,深受广大游客欢迎。项目启动以来,共开展“流动的竹筏”宣讲4万多次,服务对象近30万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小小的竹筏上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在泉州市马甲镇永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个“学习强国”线下体验中心,打造“学习强国”线上学习与线下参与的学习推广新模式。体验中心建有大讲堂,设置点播台和达人榜,定期开展交流、服务、分享活动,完成家门口的“充电”和“补钙”。同时推出线下“学习强国”积分兑换模式,分为爱心积分、最美庭院积分、红白事简办积分等,带动乡风文明全面提升。
春色不负早行人。放眼八闽大地,群众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方兴未艾:三明市的“风展红旗如画”红色故事宣讲、蒲城县里传承“非遗梦”的“剪花嫂”、福安市的乡村教育院、晋江围头村的“主题村日”……花开八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正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心灵驿站”,愿意去、经常去的“文化乐园”,弘扬时代新风、创造美好生活的“文明家园”。
(《光明日报》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