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楼的故事不简单
——从北京“十大建筑”变迁看变化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

    北京,是观察中国的窗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个地标建筑在北京拔地而起。这些矗立的“石头书”,折射出一个民族日益自信开放的姿态、一个国家不懈奋斗求索的道路。

    笔者近日走近这些建筑,尤其是北京不同时代“十大建筑”背后的建筑设计师,聆听背后的故事,记录人们的感悟……

    开 创

    驱车在北京城市主干道,两侧建筑如流动音符,串联成气势恢宏的北京城市“交响乐”。

    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林立的高楼中,新中国“十年大庆”之际诞生的第一批北京“十大建筑”格外引人瞩目。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建院)设计了其中的8座。

    “当时,周总理以政治家的胸襟提出‘古今中外、一切精华、兼收并蓄、皆为我用’,迅速统一了设计思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建院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说。“这些建筑在极短时间内建成,大量创新技术得到应用。大会堂的结构和照明等非常讲究,无论哪里都能看到主席台,听到主席台的声音。”88岁的设计亲历者、北京建院原教授级高工李国胜如数家珍。

    北京“十大建筑”,彰显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民族自信……在北京建院首席总建筑师邵韦平看来,这些建筑不仅满足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交往等基础功能的需要,更在性质上深刻体现了人民性——由人民创造,由全体人民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十年间,北京新建建筑面积相当于再造了一座北京城。

    当时在北京市规划管理局工作的王栋岑,在1959年出版的《建筑学报》上撰文道:“过去北京最庞大、最雄伟的建筑群是故宫,它俯视一切、唯我独尊,但今天它已经不在话下了,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比它还多7000平方米。”

    “如果没有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这一切无从谈起。其中体现的奋斗和创新精神,至今感染着一代代建筑师。”马国馨说。

    发 展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北京国际饭店、长城饭店……这是1988年评选的20世纪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在邵韦平看来:“这些建筑带着国门初开的懵懂和稚气,风格开始和国际接轨,北京城市逐步走上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但当时的建筑设计思想、技术实力还不够成熟。”

    中央广播电视塔、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与亚运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这是2001年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曾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的杨保军撰文道,在这批建筑评选中,“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成为重要标准,希望能往“夺回古都风貌”的方向对建筑设计进行引导。

    “第一批‘十大建筑’基于当时的背景,设计原则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而到这时,设计原则已悄然变为‘适用、安全、经济、美观’。”邵韦平说,当时还有了国际招标,境外建筑师参与其中,中国建筑师不仅加速海外留学,也开始在国内和国际大师一起工作交流。在今天看来,世界建筑师服务首都建筑发展,也是一种“为我所用”。

    2009年评选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大剧院等高票入选。作为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鸟巢”走出国门,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奇迹建筑”。

    “这几批北京‘十大建筑’的出现,体现出在北京这片土地上,随着社会开放程度不断进步,社会对建筑创作形式更加包容,建造材料和水平大幅提升。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开始融入世界。”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说。

    新 时 代

    走进新时代,新使命呼唤新时代的建筑,首都城市焕发新的光彩。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明确指出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是“四个中心”,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为北京未来20年可持续发展制定新蓝图。

    近年来,伴随“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北京城市新的发展风貌在建筑中深刻体现:

    ——向东,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将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典范”;

    ——向南,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

    ——向西,老首钢工业园“涅槃重生”,正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向北,国家速滑馆“丝带飞舞”,将作为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惊艳“北京2022”……

    此时此刻的北京,城市建筑正进一步向“高质量”迈进。不仅满足首都功能发展需要的建筑日益增多,随着老城保护得到充分重视,百姓身边沉寂的历史建筑重焕光彩。

    位于前门地区的“北京坊”,成为从历史街区里走出的“网红打卡地”;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隆福寺地区,正打造北京最美“文化+”街区,让人们在古都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交相辉映中感受美好……

    新时代的北京建筑设计不贪大求全,“老建筑”得到充分改造利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通过“水冰转换”变身冬奥冰壶赛场“冰立方”;新建筑的设计品质、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应用“数字建造”技术,国家速滑馆的建设速度、建设质量成倍提高……

    “北京城市建筑的发展缩影,也是中国的发展缩影。我为国家感到骄傲。”在北京建院工作50多年的马国馨说。

    “北京建院有幸设计了40个北京‘十大建筑’中的19个,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壮大,应该感谢祖国发展开放给予的机会,给一代代建筑师留下可追溯的记忆,和对未来百年首都城市新发展的期盼。”徐全胜说。

    (新华社 李斌 张骁 郭沛然)

 

当前:A1(2021年04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