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在传承中发展

 

    现代社会文化娱乐形式日益多元,如何更好保护传统戏剧,成为很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培养年轻演员、加强学校教育、积极进行改良、吸引更多受众……各国政府、学校、业界等层面形成合力,在传承中发展,打造符合时代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传统戏剧的魅力永不褪色。

    印尼哇扬皮影戏

    改良“口传心授”的传统授艺方式

    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城市日惹的剧院里,一场精彩的哇扬皮影戏正在上演。舞台中央的雪白帷幕上,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角色先后登场。伴随着音乐伴奏和解说旁白,皮影人偶在幕布后跳跃舞动、盘旋打斗,引发观众的阵阵掌声。

    哇扬皮影戏是印尼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由古代日惹王室创立。11世纪时,该剧种流传至民间,逐渐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

    皮影戏的演出规模由几人到几十人不等,主要分为乐器演奏人员以及被当地人称为“德郎”的皮影人偶操控者。演出现场,通常立有一块巨大的白色方形帷幕,器乐演奏者在帷幕旁席地而坐,弹奏传统乐器;坐在幕布后的德郎则操控着多达数十个人偶,配合故事内容进行解说和唱白,并用脚趾夹着鼓槌不时敲打身旁的金属片,对伴奏者的音乐节奏进行把控。

    在印尼各地,都能看到地道的哇扬皮影戏表演。2008年,这一古老的剧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哇扬皮影戏在印尼长盛不衰,离不开政府、学校等各方的支持。在皮影戏的起源地日惹及附近城市梭罗,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在音乐课堂上接触有关该剧种的课程。当地政府还设立了多所专门传授皮影戏的学校。以梭罗艺术学院为例,哇扬皮影戏是该校的重点学科,政府设立了不同等级的奖学金,吸引有志于从事相关工作的年轻人来此深造。

    德郎是哇扬皮影戏表演的“灵魂”。梭罗艺术大学有全国知名的德郎大师,向学生教授传统声乐、传统乐器演奏等课程。为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学校对民间德郎“口传心授”的授艺方式进行了改良。学生不再需要自己记录、体悟唱词和表演方法,而是借助学校编写的系统教材进行学习,并根据专业老师的课堂点评,及时纠正问题。

    哇扬皮影戏的主要表演内容是印尼本土神话传说和古印度史诗。大学专门聘请了古代爪哇语和梵语老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随着时代发展,今天的表演者也在传统剧目中加入当代印尼语和当下的流行语,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哇扬人偶的制作材料几经变革,从最初的椰子叶逐步发展为纸张,再到今天的真皮制作。人偶不同的脸部色彩代表着不同的人物,例如白色或金色代表年轻贵族,黑色代表年长贵族,蓝色或绿色则多为反派人物等。

    从选皮画稿、镂空雕刻,到蘸色敷彩、缀连装杆,哇扬人偶制作工序繁杂,要求极高的工艺技巧。印尼各地开设职业培训中心,并为毕业生颁发专业资质认证,鼓励民众学习人偶制作手艺。一些培训学校还要求专业师傅将人偶样谱统一誊画留存,便于更为长久地传承。

    学习制作哇扬人偶需数年时间方可出师。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印尼政府同国内多地的酒店、博物馆及艺术品专卖店开展合作,设立哇扬人偶展卖柜台,在宣传哇扬皮影戏的同时,还将售卖所得发给人偶创作者。这对有意学习人偶制作的年轻人起到了进一步的激励作用。

    泰国孔剧

    展示孔剧的文化内涵和表演魅力

    伴随着清脆婉转的木琴声,低沉厚重的鼓音隆隆响起,两位头戴面具、身着精美刺绣服饰的演员缓步走上舞台,和着音乐节拍缓缓起舞……在泰国的一家剧院里,一场精彩的孔剧演出刚刚开始。

    孔剧是泰国传统戏剧文化的代表,被称为该国“最精美的舞剧艺术”。该剧种有400多年的历史,融合了舞蹈、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孔剧的演出剧目是根据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改编的单一剧本,剧中演员没有台词,依靠舞蹈动作和旁白唱曲推动情节发展。2018年,孔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尽管拥有国宝级的艺术地位,孔剧在泰国的传承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娱乐形式日益多样化,孔剧一度被年轻人认为“动作缓慢、剧情乏味”,不符合当代审美,愿意学习和观赏的人越来越少。近年来,泰国政府、艺术院校、孔剧剧院等多方合力,共同保护这一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孔剧对于表演形式有着严格规范,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一步行走都有特定的步法。专业孔剧演员一般从六七岁开始学习,需要至少10年的训练才能登台演出。泰国文化部下属的邦迪帕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专门负责孔剧的表演培训和学术研究,开设了大专、本科和硕士等学位的课程,是当地首屈一指的艺术类院校。此外,泰国政府还在一些小学和戏剧学院开设了孔剧培训课程和相关专业。邦迪帕研究所所长尼帕·速帕桑黎认为,培养更多孔剧演员,对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剧种、促进泰国艺术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为顺应时代潮流、吸引年轻观众,2009年,泰国文化部在位于曼谷北部的大城府成立了工艺美术促进基金会。该基金会每年组织孔剧艺术培训,不断改良表演形式。基金会主席差隆吉卡拉表示,“在传统表演基础上,我们加入了全息投影等技术,让表演更具科技感,服饰、妆容和道具也更加精良。”

    普叻米在基金会负责孔剧面具的制作和保养工作。“孔剧也被称为‘假面舞剧’,猴子面具、神明面具等各式角色面具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叻米告诉笔者,如今,孔剧面具的制作更加规范化,包括上色、贴金、装饰等多道工序。“只有每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才能让更多民众体会到孔剧的魅力。”

    在政府层面提供支持的同时,泰国多家剧院也积极利用自身资源进行演员培养。位于曼谷老城区的皇家市颂赞殿剧院成立于1933年,是泰国最著名的孔剧剧院之一,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剧院工作人员查雅告诉笔者,目前有超过100名资深孔剧表演者在该剧院工作。在表演之余,这些专业演员还承担着培训青年孔剧演员的任务。

    在培养孔剧传承者的过程中,泰国政府着力为青年演员提供更多演出机会。2020年12月,泰国文化部在全国舞蹈艺术院校选拔出300名青年演员,组织开展“孔剧全国巡演”。巡演持续8个月,涵盖泰国中部、北部、南部的14个府。这次巡演有助于青年演员通过实践提升舞台经验。泰政府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向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观众展示孔剧的文化内涵和表演魅力。

    意大利歌剧

    组织少年儿童参与专业剧院演出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歌剧《图兰朵》选段《今夜无人入睡》是意大利民众最为喜爱的唱段之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一选段广为传唱,给人们带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欧洲古典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的佛罗伦萨,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几百年来,歌剧艺术以其动人的剧情、美妙的词句、丰富的曲调和精湛的表演,打动着无数观众的心弦。《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经典剧目至今仍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在意大利,民众的广泛热爱为歌剧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737年,那不勒斯圣卡罗歌剧院建成并向普通民众开放。自此,意大利民众逐渐把观看歌剧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今,每年10月到次年3—4月,都是意大利的传统歌剧季。在此期间,各大剧院都会上演脍炙人口的剧目。在维罗纳歌剧节、普契尼歌剧节、马切拉塔歌剧节等众多夏季歌剧节期间,各大剧院都在户外搭建舞台,吸引民众前来观看。热爱歌剧的意大利人也会自发建立小型歌剧团体,不定期组织表演。

    意大利民众习惯身着正装观看歌剧,以示对艺术的尊敬。随着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歌剧的审美也在不断变化。“观众对歌剧表演和作曲家的创作会经常提出建议,”意大利歌剧导演大卫·格拉蒂尼·拉伊蒙蒂表示,与此同时,作曲家也及时捕捉时代变化,让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这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促进了歌剧的全面发展。”

    意大利拥有众多音乐院校,其中仅国立音乐学院就超过50所。高质量、系统性的声乐教学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歌剧演唱家。蒂娅·贝鲁奇正在罗马音乐学校歌剧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她告诉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导师首先会深入分析歌剧作品所讲述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剧目的文化内涵;之后,再带领学生对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现进行反复练习。每到周末,各音乐院校还组织歌剧专业学生前往城市广场进行小型演出,积累表演经验。贝鲁奇表示,“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我们对歌剧剧目有更加精准的把握。在演出过程中,我们的表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热那亚卡尔洛·费利切歌剧院艺术总监朱塞佩·阿夸维瓦对笔者表示,“意大利歌剧行业的从业者将传承这一古老艺术作为自己的使命,不断付出努力。”在进一步激发民众兴趣、培育歌剧人才方面,该国歌剧院、行业艺术文化协会等机构也发挥着独特作用。

    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建于1778年,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歌剧院首席执行官兼艺术总监亚历山大·佩雷拉认为,“年轻人是歌剧保护和传承的未来,歌剧院必须在他们的音乐学习中承担重要角色。”为向更多孩子普及歌剧艺术,歌剧院将经典剧目剪辑制作成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短片,还安排他们参与歌剧表演,亲身体验艺术的乐趣。目前,已有超过2000名孩子参与到斯卡拉歌剧院组织的业余演出当中。在歌剧院下属的艺术学院中,还有不少五六岁的孩子来此学习歌剧常识。对此,拉伊蒙蒂表示,“我们将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歌剧,让歌剧艺术的魅力永不褪色。”

    (《人民日报》 张杰 赵益普 叶琦 )

当前:A3(2021年04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