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村农家书屋里的文学沙龙:
一场诗与远方的邂逅
任敏

 

    世上有一种幸福是最没有界限、最无私的,那就是阅读。因为它可以被所有的人分享;世上有一种幸福又是最闭合、最私密的,那也是阅读。因为它难以言传的个体审美、迷狂永远都是无法复制的。

    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指纹。

    赶赴文学盛宴

    1月8日,濯桑乡下汝村中专毕业的洛绒丁真早早地便起床了,在家里吃过早餐后,来到家旁边新建的党群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参加上午9点的“文学沙龙”活动。同样来参加这次“文学沙龙”活动的贫困户格绒邓珠家的女儿甲它也赶到了活动现场。“只有自己诚心待人,别人才有可能对自己以诚相待。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下汝村10多名青年文学爱好者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聆听了第一书记任敏的好书分享。

    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努力下,这样的“文学沙龙”活动,寒暑假每月会在下汝村党群活动中心的农家书屋举办两次,青少年学生可以在农家书屋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分享,内容涉及好文分享、好诗鉴赏、好文分析、好电影推荐等。

    遇见诗和远方

    幸福所需要的东西是多少?一首美丽的诗!

    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他们是用整个生命去写作。而一个作品的诗意蕴藉绝对有赖于读者诗性精神的配合。倘若一个书痴能书中酿诗、诗内读书、诗外摹画、画里题诗,将会同时获得世上最幸福的阅读:沉醉与飞翔!有时你不可能看清远在天边的一颗星星。但只要你一直仰望她,欣赏她,她就会从天边轻轻滑落,近在你的眼前……真正的阅读从不需要彼此的呼唤与应答。

    “诗来源于生活……”“诗是生活大海的闪光,把诗与生活隔开,就无法认识诗的内容本质……”“在古今中外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诗歌,诗的范围是全部的生活和自然,诗的领域像生活一样广阔无垠……”选诗、现场撰写阅读体会,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一首首经典诗歌,在下汝村人那里,得到了新的解读。

    下汝村村主任细曲珍笑着说道:“文学沙龙”活动举办的时间久了,听课的人越来越多,参加活动的都是村里面有文化的年轻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我现在也会坐在边上当“旁听生”,学学普通话,听听稀奇事儿。

    绽放璀璨光芒

    那些爱上阅读的年轻人,我看到他们眼里有光。书,是一面镜子;读书,是在读自己。

    “阅读和写作,让我学会了感恩,让我看到了世界上真的有人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着生活。”18岁的斯郎曲措说。“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文学可以帮我们重拾自信,更从容地去面对生活。”贫困户德西汪姆家的女儿格措说。在这里,她找到了精神家园,找到生活的支撑点,懂得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在“文学沙龙”活动的感召下,收获满满的学员们逐渐加入到村公益队伍中,主动为幼儿园学生补课、向家中父母讲解国家政策……用自己的力量,去回馈社会。

    第一书记任敏常说:“我们帮助他们阅读写作,并非要写作出几部作品,而是希望通过他们的写作,向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传递一种生活方式与理念:在农村,业余时间除了晒太阳、耍手机、看电视之外,还有另一种活法,那就是阅读写作,这是一种更值得尊敬的生活方式。”

    无论灵魂的碰撞是在书房、沙龙、茶舍,还是在弄巷、原野、天涯……因为有了丰富的阅读,年龄的层次会悄然转化为智慧的层次。对阅读保持毫无倦意,会屏蔽青涩与木讷,会拂去沧桑与哀婉,享受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胆识与从容……

当前:4版(2021年04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