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走进乡村振兴的“试验田”

 

    如今,很多青年人因乡土情怀等原因,走上“逆城市化”之路,前往乡村追求向往的生活。

    其中,一些非农业科班出身的青年,开始在农田中寻找创业机会。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曾在城市生活、工作的他们整体素质较高,观念新、视野广,渐成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出走大厂去拓荒的文学青年

    梯田上,新绿与黄土交错层叠,乌黑的太平鸡在山楂树下觅食,梨园、樱桃园、草莓大棚点缀山野,丹参、玫瑰花、金丝皇菊遍布山坡。

    42岁的新晋“农民”张书豪和他的年轻团队耗时一年,将6000多亩“草比人高”的撂荒地,变成这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物图鉴。这里是青年们的高效农业试验田,也是带领乡亲就业增收的“淘金田”。

    学外语出身的张书豪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科生。2020年,他辞去了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作,从甘肃省兰州市来到天水市秦州区牡丹镇,进入兴华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

    2018年,这家公司在牡丹镇草川村和石咀村流转6000余亩土地,计划发展以林果和中药材种植为主的现代高效产业。厌倦了以前的工作模式,恰好又“性本爱丘山”,张书豪加入了这支由“80后”“90后”担当主力的“拓荒队”。

    “之前村里到处是撂荒地,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弃耕的土地让石咀村党支部原书记辛天祥头疼了好多年。

    如今,破败的撂荒地变为齐整的梯田。在专家指导下,农业园尝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既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增加经济效益。过去看天吃饭的粗放农业逐渐被精细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取代,村民们干劲满满。

    截至目前,产业园带动了周边村子的70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以前自己种庄稼赚的钱刚够温饱。土地流转后,我在家门口一年赚两三万。”66岁的草川村村民张金珠站在田间,对新生活津津乐道:“过去都是走着去赶集,现在骑电动车到集上,想买啥买啥。”

    未来,园区将开设康养度假、观光研学等项目,让乡村更有人气。“我们想通过产业的振兴,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家,为乡村振兴尽自己一份力。”张书豪说。

    ◎“90后”艺术青年的归园田居

    用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也是“90后”返乡青年王磊的梦想。

    王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人。这个27岁的藏族小伙原本在外学习音乐制作,如今则继承了300亩核桃林,回家养鸡、养蜂、种核桃,发展林下经济。

    王磊说:“以前不愿回乡务农,是觉得之前的经营模式老套。现在接手了,就想为父亲的心血注入新鲜血液。”三年间,王磊潜心钻研农业,从一个鸡也养不活的“门外汉”变成职业“新农人”。

    如今,核桃林发展出一条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林下产业链。王磊还尝试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促进农旅融合,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

    脑筋活络的王磊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得知核桃外果皮能染色后,他便和成都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在果皮中提取植物色素,制成染发剂,变废为宝。

    最近,他带着村民做“领养猪”项目:城里人认领一头猪,村里人帮他们喂养、屠宰、加工,从中赚取托养费和手工费,村里很多年轻人愿意投资。

    “年轻人乐于尝试新事物。”王磊说,“我希望带着他们一起探索林下经济产业,让更多的青年生力军尝到甜头、留在农村,振兴我们的家乡。”

    在王磊看来,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即使不是农业科班出身,只要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就能干成。

    ◎更多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像王磊、张书豪一样的高素质青年人才来到乡村,用汗水和努力浇灌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为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甘肃省计划实施“乡村振兴 青年建功”行动,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依托各类园区、“双创”基地,挂牌成立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引导、支持、服务青年人才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的实践。

    “我回乡以后接触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虽然年轻,但是有情怀、有担当、有干劲,他们的到来,为村庄带来新的发展面貌。”王磊说。

    在王磊这样的年轻人心里,开往乡村振兴的列车已经为他们施展才干预留了充足的席位,未来充满希望。

    (新华社 陈斌 张百慧 杜哲宇)

当前:2版(2021年05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