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洽
王秀玲

 

    “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归根结底,不是简单的一个时间点问题,在时间的表象之下,折射出的是更为深层的教育问题,是教育要把孩子引向什么方向的问题。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一百多年前孩子的“课后三点半”。而今,很多孩子困囿于单调的两点一线生活。

    推行“课后三点半”的初衷本是“减负”,多出来的时间,恰是孩子人格全面养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机遇。因此,当学校课后服务在多地广泛铺展开来后,新一轮“课后三点半”争论升级换代,集中到“怎么安排好这段时间的生活”“孩子能获得怎样的成长”等问题上来。

    教育,不该是纯然功利性的,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我们不要忘了抬头看一看皎皎月光。“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的唤醒。”如果将关注孩子的终生发展作为教育的落脚点,去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就像点亮了万千盏明灯。孩子会憬然看见自我,并用力去展现自我,因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从而内心通透并会为之付出不懈努力,不至陷入“学而不思则罔”的困境。

    学校方面,课后服务谨防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官方补课”。可以广泛开展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学普及、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等活动。内容多元化,避免单调,形式灵活多样,能推陈出新,从而满足更多孩子的个性需求,吸引孩子参与其中,得以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家庭方面,父母把时间还给孩子,把教育还给生活。不跟风,不盲目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在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节奏的前提下,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管理,例如时间管理:让孩子参与进来,自己制定规划完成作业的时间、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既有效治愈了孩子学习拖拉的不良习惯,又给了孩子自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尽可能多地陪同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热火朝天的生活中去,走走看看,在一草一木中获知对生命万物的尊重,在风俗人情中体悟生活的无限美好。在人的童年时代,走过的路、看过的景、读过的书,每一样都不是虚度,最后都将沉淀下来,成为内在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滋养人的心灵。

    此外,内外联动,融合优质社会资源进入学校。挖掘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学生家长、志愿者、社会大课堂等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课程,使学校在“三点半”后成为“少年宫”式的存在。“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是很愉快的体验。每一种体验,都弥足珍贵,拓宽一个人的视野,放大一个人的格局,格物致知,对终生发展大有裨益。如果始终未能唤醒孩子内在发展的动力,没有强大的境界支撑,学习和生活没有方向感,那么,教育无疑是走入了岔道。

    总之,“课后三点半”,减的是孩子单一被动的知识学习的“负”,与此同时,增加孩子长期以来缺失的社会实践与个性化学习的时间,把孩子从埋头苦学中解放出来,得以更多地亲近自然、接触社会,认识自我,学会自洽。如此,心灵才能更丰满、人格才能更独立,从而过一种有意义的丰盈的学习和生活。

    唯有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聚合发力,真正回归到教育本质上来,才是破解“三点半”难题的一剂良方。

 

当前:8版(2021年05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