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绿富美”迈进
——利川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侧记
秦卫飞 付琳眉 张淞

 

    青山叠翠,溪流清澈;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乡间村野,恬淡静谧……初夏时节,走进如诗如画的利川乡村,目之所及,甚为舒心。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立足当地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特色产业为载体,以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景观提升为重点,着力打造“生态美、人文美、田园美、庭院美”的乡村风景线。利川乡村正从“老少边穷”迈向“绿富美”,从“脏乱差”变为“处处美”。

    美环境

    扮靓乡村容貌

    清洁之风吹遍山乡,便民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正在利川市遍地开花。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利川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全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等开展整体治理,实现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现在环境越来越美,大家也越来越自觉爱护环境。”凉雾乡诸天村村民牟秉江说。村民还自发组织“护绿队”,为道路两旁树木修枝、浇水。

    “在治垃圾、治污水、治厕所、治村容村貌上狠下功夫。”利川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该市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农村居民通过家园的新变化,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2020年底,利川市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已全面完工,累计建成12个乡镇14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污水收集管网432公里;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542个,农村无害化户厕13.77万户,卫生厕所26.9万户,普及率达94.87%。

    按照计划,今年,利川市所有乡镇要实现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全市100%的行政村实现清扫保洁常态化。通过全面完成农村“空心房”整治任务,加快农村绿化带、文化墙、休闲广场等建设,进一步美化乡村环境。

    兴产业

    激发发展活力

    环境改善,带动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向农村集聚,催生了休闲养生、观光创意农业等农村新产业,一批风情小镇、特色村落吸引八方来客,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目前,利川市森林覆盖率达68.4%,主要地表水体水质优于国家Ⅲ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为让广大农民共享“绿色红利”,利川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步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村宜居又宜业。

    作为州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的南坪乡南坪村,因地制宜,率先打造全州首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乡村民宿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南坪村立足产业先行,突出规划引领与创新,发展休闲农业、高效现代农业、健康养老养生产业。村里仅龙头企业就提供就业岗位80个,村民务工收入近200万元。

    今年,利川市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振兴路径和“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品牌要求,错位发展,做大做强极富特色的现代农业,着力建设一批示范乡镇,打造一批精品村庄,在探索协调发展的征程中展示出喜人前景。

    送文化

    提升文明水平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有漂亮的乡村风光,还要有生生不息的乡土文化,更要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利川市通过深挖文化底蕴,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着力提升现代乡风文明水平。

    柏杨坝镇率先在响水村永兴社区启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探索创建“风情街、网红街、村花厨房、永兴家园”的乡村文明建设新模式。

    汪营镇齐跃桥村是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村落。近年来,该村引资引智把昔日废弃工业厂房和民居打造成色彩斑斓的童话小镇,采取参与项目、入股分红等形式运营,带动村民致富。

    作为土生土长的齐跃桥村人,覃发中夫妇主要负责园区规划、运营,他们计划将“红色”元素融入园区,让前来游玩的游客“重走”革命先辈走过的路,感受红色文化。

    在农家书屋,听乡贤讲古论今;在乡镇图书馆,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在乡村大舞台,欣赏各种文艺表演……近年来,利川市通过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打通了农村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已新建“乡村大舞台”584个,实现了村村有文化活动场地的目标,不仅送文化,还送科技、送卫生等,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和致富本领。

 

当前:3版(2021年05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