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立法保护生态涵养区让绿水青山成发展底色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郭宇靖  陈艳欣)拆违腾退土地、疏解一般制造业、提高森林覆盖率……近年来北京加紧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6月5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这一工作走向法治化、规范化、长期化,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制定产业发展“正面清单”等措施将陆续执行,绿水青山成为首都发展的底色。

    生态涵养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目前,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全域,以及房山和昌平两个区的山区。

    2017年,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将生态涵养发展区去掉了“发展”二字,调整为生态涵养区,更加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条例的实施,为生态涵养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下一步,将在现有“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制定产业发展“正面清单”,进一步明确“支持做什么、怎么做”,推动特色农林业、生态旅游、精品民宿、科创智能等业态发展。

    这位负责人表示,北京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等,助力生态涵养区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加快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两山”理念实践创新路径。

当前:B1(2021年06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