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
打好产业“特色牌” 绘就幸福新画卷
阮薛瑾

 

    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镇的龙华村,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米易枇杷的主要产区,产品畅销20余个省、市,并出口多个国家。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米易县强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田园变公园、农田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美丽幸福乡村画卷正在龙华徐徐展开。

    优化基础   增景提质

    从米易县城顺迎宾大道前行,一条宽阔平整的沥青路在视野中延伸。这条新修道路一头连着县城,一头通往位于龙华村的米易枇杷生态园,被村民称为“枇杷路”。路两旁满目苍翠、农舍俨然,沿路来到米易枇杷生态园,景观池、步行廊道、儿童休闲体验区依次展开,人们在此漫步欢聚,笑语声声不绝于耳……

    今年实施的改造提升工程,让米易枇杷生态园有了田间观光采摘道路、创意景观小品、特色农产品出口商品展示厅等,随着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也有了更多的收获感。“现在村里漂亮得很,生活在这里就两个字——幸福!”村民王利荣感叹道。

    党建引村  人才强村

    乡村振兴,人才为重。草场镇党委、镇政府和龙华村“两委”深知,做大做强枇杷产业,必须以人才为支撑。近年来,龙华村“三链相扣”,强力推进党建引村、人才强村。

    建立引领人才“成长链”。紧扣村组班子建设和枇杷产业发展需要,实施农村外出优秀人才“归雁工程”,回引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113人,发展农民工党员36名,将41名优秀返乡人才纳入龙华村后备干部人才库,20余名村组干部均由返乡人才担任,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建立技术人才“培育链”。通过“专家+乡土”“果农教果农”等方式,培育土专家57名、种植能手620人,每年培训乡土农技人才1200余人次。大力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引进物流企业、电商服务站点入驻园区,推行“电商+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累计发展电商257家,2020年,园区线上营业额达1.6亿元,直接助农增收1200余万元。

    建立引才借智“连接链”。依托枇杷产业发展,成立“新乡贤联谊会”,积极搭建平台,引导乡贤反哺家乡。建成中国农技协四川米易枇杷科技小院,与科研院所共建,借助专家团队力量,搭建“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推动枇杷产业园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

    打造品牌  规范为本

    打造品牌,规范为本。近年来,龙华村针对枇杷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实施“阳光用水”制度、“诚信红线”制度,为保障枇杷产业持续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

    龙华村积极推广高效节水项目,1000多户果农安装了高效节水设备。村民自发成立用水协会,制定了“阳光用水”制度,统一安排果树灌溉,不但保障了枇杷灌溉用水,还有效化解了果农间的用水矛盾。

    在枇杷种植过程中,龙华村采取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农资采购、统一规范使用农药、统一销售时间,并制定《龙华村枇杷协会黑名单制度》,群众和商家都可以据实举报,严格奖惩。果农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监督者,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

    化茧为蝶  奋勇前行

    上世纪九十年代,龙华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人均纯收入仅700元左右。目前,该村枇杷种植规模已达7000余亩,总产量达5000吨,产值达1.05亿元。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853元,98%以上农户住上楼房,59.7%以上的农户拥有小车,98%以上的农户拥有摩托车。

    如今,龙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枇杷村”“网红村”,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和四川治理有效名村等诸多荣誉于一身。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龙华村将持续念好“枇杷经”,打好“特色牌”,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当前:B2(2021年06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