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沉下去” 幸福指数“升起来”
——青海省西宁市以“三化三联三共”为载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旦正措

 

    初夏,青海省西宁市的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里,有人在载歌载舞,有人在排练曲艺,有人在健身运动,有人在翻阅书籍……市民们在享受着量身定制的“文化大餐”。

    自2018年以来,西宁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的总要求,践行“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以“三化三联三共”为载体,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注重顶层设计

    建立健全“三化”机制

    2019年10月,大通县、城中区被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500个试点建设县区。城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投入资金170万左右,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施工队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任“施工班长”,相关职能局主要负责人为“施工副班长”,以街道(镇)、社区(村)为“施工小组”;大通县委、县政府精心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投入资金137.6万元,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近年来,西宁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29家单位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探索建立“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清单化操作”的文明实践“三化”机制。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在重点抓好大通县、城中区全国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所75个、站1078个、点142个,覆盖率达99%。发布工作指导指南并配发指导手册,印发《试点建设测评体系(试行)》,对全市400名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指导全市1160家中心(所、站)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和“需求清单”,并及时公开,发布志愿服务清单5224张,对接群众需求4913个。

    丰富实践载体

    点面结合“三联”共抓

    走进石坡街55号院里,各类公益广告随处可见,老人们在凉亭里下象棋、聊家常,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此时正在院内了解居民们的需求……据悉,西宁市体育局为该小区安装了节能灯;市自来水公司改造了老旧水表。石坡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同联点单位真正解决了该小区居民的实际问题。

    类似的事例在西宁还有很多。4月28日,小桥街道新世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东方先锋”爱心车队、“携手夕阳”志愿者协会安排8辆“爱心车队”接送居民前往人民公园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西宁市按照“民呼我应”“点单式”的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单位联点、项目联做、活动联办”机制,拓宽与群众键对键、屏对屏、面对面、心贴心的联系沟通渠道。全市126家各级各类单位实现联点社区全覆盖,承诺为联点社区解决3—5个为民办实事事项共计433项,每名在职党员在联点社区领取2个微心愿,将“居民需求清单”和“职能部门资源清单”内容进行有机衔接。

    湟中区苏尔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队长苏生成,也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他免费提供自家房屋作为村里的老年之家,带领志愿者为失独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党员送温暖。活跃在城中区大街小巷里的蒲公英宣讲队,用接地气的宣讲方式,讲群众最想听、最要听的,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那样将党的方针政策、文明新风内容飘入千家万户。城东区八一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绿色发展服务中心”平台兑换“爱心绿色银行”积分,发动居民用垃圾分类回收、志愿服务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物品、兑换服务。

    西宁市融合群团服务之家、融媒体中心、社区文化服务点等载体,突出亮点特色,开发“绿色阳光 爱心换购”项目、蒲公英宣讲队、“时间银行”等志愿服务项目,促进活动品牌化发展。全市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3354支,注册志愿者31.89万人,开展各类活动6082场次。

    不断凝聚合力

    同频共振“三共”齐进

    西宁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学习强国”“夏都西宁”“十进”宣讲、微宣讲等,深入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宣传宣讲活动8100场次。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两个中心”“双轮驱动”共育平台、共同进步,开通文明西宁、文明大通、城北之声等各类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等30多个,利用“理论+文艺”“理论+文艺+网络”等形式,用“打搅儿”“西宁贤孝”“青海道情”“河湟皮影戏”等方式宣讲党的理论政策,拓宽与群众联系渠道。

    4月4日,湟中区共和镇葱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理论知识、惠民政策、法制科普宣讲,组织村民前往湟源县小高陵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摩。小高陵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小高陵宣传队,以地方小调、民间舞蹈等多种形式为全县各乡镇汇演。同时,湟源县全面推出“学习强国”APP、“夏都学习”APP积分奖励办法,全县共有1.23万党员干部职工兑换积分奖励,1.13万群众下载了“学习强国”APP。

    5月9日,城北区美丽水街社区举办“幸福汇”党建品牌“吾老吾幼”关爱项目启动仪式,利用周末时间,文体志愿服务队通过该项目,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和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辖区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城西区桃李路社区实践站通过居民点单、派单、办单、评单服务机制,用网格微信群、“板凳”入户访、社区群团服务站等收集居民需求和意见。

    4月14日,西宁市城中区仓门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在清脆的快板声中讲述了红色革命故事。5月8日,大通县长宁镇新添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非遗传承人刘来邦的农民画入围“民族团结 同心筑梦”第七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初评,他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一幅幅乡村振兴、山乡巨变的小康画卷。5月20日,大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合唱团功能室里,80位老年合唱团团员正在排练歌曲《江山》。今年63岁的老党员张全路说:“这首歌就是想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西宁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与群团协同化倡导下的群众之家建设有机融合,将“群众要什么”与“我们有什么”有机结合起来,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学习共抓、平台共育、服务共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接地气的服务形式,围绕百姓的生产生活、卫生健康、精神文化等各种迫切需求,组织开展文化文艺活动1964场次,技能培训690场次,法律援助10334场次,义诊906场次,群众点单5354个,群众评单满意度达99%。

    锚定更高目标,步履铿锵不停。

    今后,西宁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弘扬时代新风、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家园,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湟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文艺轻骑兵 惠民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

城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蒲公英宣讲队”为群众宣讲党的政策

城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当地居民提供优美阅读场所

城北区美丽水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我环保、我快乐 ”手工课

城西区海晏路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群星广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大通县新时代文明中心将党史学习教育延伸至校园。舞蹈表演《红星歌》

湟源县小高陵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观摩活动

当前:B4(2021年06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