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数风流人物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

    大医精诚写大义

 

    在湖北武汉解放大道上,有一座特别的天桥:这里镌刻着抗疫中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名称和人数,把人们的记忆拉回到2020年那段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日子。

    阻击疫情,抢救生命!满怀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广大医务人员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

    白衣为甲,逆行出征

    他们缺席家庭团圆不负生命重托

    2020年,号角吹响。

    从临危受命到整装待发,仅有短短4个小时,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宋彩萍来不及吃一口摆上桌的年夜饭,紧急出发,目的地——武汉。

    疫情暴发,让本该喜庆团圆的新春佳节成为防控压力巨大的至暗时刻。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面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毛青、张西京、李文放、宋立强……一个个知名专家的名字,都在第一批出征的名单上。

    人民军队医务人员召必至,直抵核心战场;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赶赴前线。

    武汉,雷神山医院,2月9日,辽宁队报到;2月15日,上海队报到;2月18日,广东队报到……

    “我们在60小时内完成病区验收及开科准备,开科不到3小时,48张床位全部收满。”广东医疗队领队、广东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邹旭说。

    冲在第一线,挺在最前沿。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6家医院立即出战,也迅速组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紧急驰援。

    抗疫命令下达后,写着“危险岗位就是我们的战位”的请战书,像雪片一样飞往党组织,中部战区总医院2200余名精锐医护人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我是党员,我有抗击非典经验,让我去。”53岁的护士长刘孟丽当仁不让地说。

    医者仁心,以生命赴使命

    他们争分夺秒挽救垂危的生命

    武汉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组建插管、护心、中医药、康复等多支专业小分队,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被称为重症患者救治的“尖刀连”。

    “尖刀连”里不少是“90后”“00后”,几个月的战斗,没有一个退缩。有的在早期工作中感染了新冠肺炎,愈后又立马投入战斗,大家的目标只有救人。

    一次为抢救患者紧急实施插管的经历,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队员倪忠仍记忆犹新。他回忆说:“当时条件有限,不能完全达到应具备的防护标准。为了减少暴露风险,同事就紧急找了一个大塑料袋,在我的防护面屏下缠了一圈当成‘围脖’,就这样给病人插了管。”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一线医务人员把工作强度增到极限,把个人需求降到最低。一张张压痕清晰的脸上,总有抹不去的疲倦,但一束束坚毅的目光,更给患者无穷的温暖和力量。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

    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区,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员守在一个个重症患者旁,奔忙在一张张病床前,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在这里,1分钟都停不下来。我们没有退路,必须竭尽全力与死神掰手腕。”医疗队医疗组组长齐栩说。

    为尽快摸索出有效的救治办法,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在武汉没日没夜地“泡”在ICU(重症监护室):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要巡查5家医院的ICU;最长的一次,他穿着防护服在ICU忙碌了10个小时。

    “吾辈在此,卫武汉,卫中国!”在疫情“风暴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以“岐黄之术”与西医相互协作,死死守住轻症滑向重症的大门。

    科学防治,并肩战“疫”

    他们为疫情防控合力攻关

    起病隐匿、潜伏期较长、存在无症状感染者……面对狡猾的病毒,天津市对口支援恩施州疾控工作队的李子朋化身“病毒侦探”,经常与同事整理数据至深夜。梳理病例关系的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只为给疫情防控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阻止疫情扩散。

    另一条与病毒赛跑的战线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军事医学专家组,在武汉连续奋战113天。团队成员每天基本是从睁开眼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一早又投身紧张的工作,为研发疫苗、构建免疫屏障竭尽全力。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陈薇话语铿锵。短短3个多月,她不仅人瘦了一大圈,头发也变白了。

    大疫,大医,大义。他们把人民装在心里,人民把他们刻入丰碑。

    (新华社 侯文坤)

 

    钟南山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5月下旬以来,广东出现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人们又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身影。在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会议上,这位战“疫”老将目光坚定,与防控专家一道分析研判疫情态势,并就防控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快、更严、更实地落实防控措施。”钟南山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全力以赴投入临床救治,深入开展传播因素分析、病毒溯源等工作,为打赢这场防控硬仗提供支撑。”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于一个医生之家,1955年考入北京医学院,走上从医道路,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于1月18日毅然登上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此前几天,钟南山还向全国民众呼吁,普通人如果没有迫切需要,不要前往武汉。

    在武汉实地调研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确认,这种“新型肺炎”已经出现“人传人”现象。1月20日,钟南山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果断向社会公布这一研判,拉响了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警报。此后,他多次出席新闻发布会,为公众答疑解惑,为一线战“疫”注入信心。

    钟南山始终对我国抗击传染病工作充满信心。在2003年“非典”期间,他通过精心制定治疗方案,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最终使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为焦灼的时候,他大声疾呼“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鼓舞了公众的抗疫信念。

    钟南山也是一名有56年党龄的老党员。2020年3月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首批战“疫”一线火线发展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钟南山庄严领誓。“现在正是需要党员站出来的时候。”他说。

    去年,一位特殊的新冠肺炎患者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出院。这位62岁的患者曾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支持长达111天、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150天,是目前全球成功救治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ECMO时间最长的一例。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不惜一切代价。”钟南山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抗疫斗争最鲜明的底色。”

    在指导救治的同时,钟南山始终坚守在国际医学研究一线,分享中国的抗疫做法和经验。如今,钟南山带领的科研团队已经在快速检测、老药新用、疫苗研发、院感防控、动物模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战胜疫情需要全球合作。”钟南山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未来可能暴发的其他疫情面前,人类更需要共同面对。

    (新华社 肖思思 徐弘毅)

 

    叶欣

    身先士卒的白衣战士

 

    当前的广州,正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东省中医院派出多批护理队伍,支援当地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我和身边同事都在学习叶欣护士长的精神,努力奉献自己。”一位参与支援的护士说。

    1956年,叶欣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叶欣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时,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留院工作。后由于突出的业务能力,被提升为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护士长。1996年,叶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性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叶欣身先士卒,全身心投入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工作。

    “这里危险,让我来!”这是叶欣在抢救“非典”患者时常说的一句话。为了防止同事被感染,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打来开水拿来预防药,亲眼看着大家吃下去。她反复提醒大家做好各项隔离措施,从医生到护工一个不落,检查极为严谨和认真。

    随着“非典”患者急剧增多,科室工作强度不断增加。叶欣主动申请加班,忙的时候,她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只是对接电话的护士说:“告诉他,我在班上,没事。”

    在一次抢救危重“非典”患者过程中,叶欣不幸被感染。3月4日,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不得不住进了病房,随后被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

    即使倒在病床上,叶欣仍然不时通过呼叫仪询问其他“非典”患者的护理情况。最初几天,每当医护人员前来检查和治疗,她总是再三叮嘱他们多穿一套隔离衣,多戴几层口罩。她甚至提出自己护理自己:“我是老护士长了,有什么不行?”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用笔吃力地写下:“不要靠近我,会传染……”2003年3月25日凌晨,叶欣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7岁。

    从开始护理“非典”病人直到病倒,叶欣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用生命谱写了一个白衣战士舍身救死的感人篇章。叶欣殉职后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人民健康好卫士”荣誉称号及“白求恩奖章”“南丁格尔奖章”;2009年,叶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为弘扬叶欣精神,广东省中医院把3月25日确立为“叶欣纪念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广东省中医院先后派出9批88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并派出相关专家赴香港、河北、云南、辽宁以及马来西亚等地支援抗疫。

    曾参与抗击“非典”的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大科总护士长邓秋迎说:“‘叶欣精神’深深扎根在我们心中,造就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思想技术过硬的队伍。”(新华社 徐弘毅)

 

    “两弹一星”先进群体

    精神之光 永不熄灭

 

    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大楼三层,有两个办公室始终被保留着。一个是力学所首任所长钱学森的办公室,另一个是首任副所长郭永怀的办公室。

    钱学森、郭永怀,他们都属于一个被历史铭记的英雄群体——“两弹一星”先进群体。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这片他热爱的土地。

    回国后,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等。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很兴奋。”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回忆上钱学森的课,仍然记忆犹新。在那几期培训班的学员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为中国航天的领军人物,推动了“两弹一星”和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

    早一步归国的钱学森数次写信给同门师弟郭永怀:“快来快来,我们拼命地欢迎你!”

    郭永怀归国后,便投身于我国“两弹一星”的建设。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在完成第一次热核弹头试验准备工作返回北京时,因飞机着陆失事不幸遇难。

    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找到郭永怀时,发现他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胸前保护着完好无损的装有绝密实验资料的公文包。

    像钱学森、郭永怀这样的前辈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有人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与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义无反顾地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中;也有人隐姓埋名数十载,风雨兼程,为攻克科研技术难题而通宵达旦;还有人甚至为科研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科学家们白手起家、攻坚克难,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奇迹,让“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

    1964年10月16日,沙漠深处惊天动地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是不朽丰碑!它筑起了新中国的安全屏障,也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打下牢固根基。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作为共和国长空利剑的铸造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始终不忘初心,赤胆忠诚,求真务实,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他们的名字与功勋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伟大事业铸就伟大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

    (新华社 彭韵佳 张泉)

 

    “导弹司令”杨业功

    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

 

    走进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杨业功纪念馆,序厅正中央是杨业功汉白玉全身雕像,雕像背后“锐旅雄师向前进”的大幅背景画上,战车列阵、铁流滚滚,穹顶的59盏灯,象征着杨业功59个熠熠生辉的生命年轮。

    杨业功,湖北应城人。1945年2月出生,1963年8月入伍,1966年2月入党,生前系原第二炮兵副参谋长。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军人不思打仗就是失职。”这是杨业功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建设共和国“战略铁拳”和“杀手锏”部队的事业中,杨业功忠诚使命、矢志打赢,诠释了为国奉献的一生。

    20世纪90年代初,杨业功担负起筹建我军第一支新型导弹部队的重任。他从部队挑选11名骨干组成集训队。为节省经费,他们把地方废弃的厂房车间作为部队的营房。在专业训练的同时,队员们修道路、整地坪、筑围墙,用双手搭建了自己的“大本营”。

    当时,新型导弹还未研制成功,集训队没有教材大纲,杨业功就带着集训队员们跑遍全国各地的导弹生产厂家和科研所,挨家挨户请教学习。白天,他们在车间给师傅们打下手,将图纸与数据记录下来,晚上再仔细做好工作笔记。在此基础上,他们编出了一套专业教程。

    1993年,杨业功负责组建我军第一支新型导弹旅,部队当年组建,当年形成战斗力,当年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二炮兵历史上第一枚某新型导弹。

    1995年夏天,在我国东南海域举行的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中,我国新型导弹部队组建以来首次公开亮相,这次导弹发射演练以6发6中的战绩,实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心和意图。杨业功在演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荣立二等功。

    2002年,57岁的杨业功报考了军事科学院在职研究生,尽管工作非常忙累,他仍以惊人的毅力修完全部课程。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伏在病榻上完成了题为《建立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应把握的问题》的毕业论文。

    2004年7月1日,连日昏迷的杨业功病情急剧恶化。妻子杨玉珍期望着杨业功能亲口交代一下后事,可是,直到他去世,嘴里念叨的依然是“操作”“出发”……

    7月2日凌晨3时,杨业功逝世。

    从军41载,杨业功用生命践行了入党时写下的誓言——“我保证,任何时候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党的利益,勤勤恳恳,老老实实,艰苦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以至生命。”

    2005年,中央军委追授杨业功“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荣誉称号,同时追授“一级英雄模范勋章”。2006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将杨业功列为全军挂像英模,同年,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杨业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杨业功纪念馆自2012年开馆以来,已经接待了270多万人次。”杨业功纪念馆馆长罗勇说,参观杨业功纪念馆,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纪念馆里那座等比例复原的杨业功旧居让很多参观者驻足思索:门楣上是杨业功手书的“携礼莫入”四个大字;杨业功夫妇睡的是用4个大木箱拼成的双人床;杨业功一件秋衣穿了18年,一只搪瓷碗使用了30多年……

    “赤胆忠心,众志成城;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杨业功为部队创作的这首军歌,仍然在火箭军的阵地上响起。(新华社 高玉娇)

当前:4版(2021年06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