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美”,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泰州市姜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卢春燕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树立文明风尚、推进移风易俗、打造群众综合文化活动平台上持续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突出文明示范引路,让群众精神美起来。深化文明创建,构建文明新农村。充分发挥文明村镇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把“品牌”理念移植到文明创建典型培育工作上来,以先进典型带动引领村风民风向上向善,增强规模效应、辐射效应;把好家风好家训与“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结合起来,将民风建设细化到农村生产生活各方面,使群众真正成为创建的主体,引导农民群众做文明人,当文明户。彰显“好人效应”,建树文明新标杆。注重培育“好人文化”,发挥“身边好人”的引领作用,目前姜堰区通过“选、树、学、做、尊、惠”,已形成一整套好人评选机制。持续开展身边好人评选、宣传、礼遇等工作,累计上榜中国好人13人、江苏好人24人、省道德模范3人、省最美人物5人。深化志愿服务,实现文明大突破。高标准实现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使之成为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区、镇、村分别成立乡风文明、环境治理、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队,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争当政策宣传员、技术指导员和环境美化员,进一步优化乡风民风、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社会风尚引领,让群众素养美起来。用好“一约四会”,提高乡村自治水平。全区近200个村,村村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四会”组织,吸纳村里的老党员、新乡贤,重点针对破除迷信、移风易俗、邻里纠纷等民间事务开展调解、监督和评议,从而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结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要求,组织各村居修订完善符合时代精神、贴合本地实情的村规民约,融入优良传统、移风易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进一步增强广大村民自觉维护公序良俗、公共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文明意识。遏制大操大办,净化农村人情往来。姜堰区坚持将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硬抓手”,以正面引导树立新风正气,以专项整治狠刹歪风邪气,教育引导村民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推动殡葬改革,文明礼葬初见成效。姜堰区在吸纳优秀传统礼仪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文明礼葬的要求,制定了《姜堰区文明礼葬流程指引》《文明礼葬规范书》《白事标准明白纸》等殡葬规范,通过广泛宣传,大力倡导文明礼葬,使之真正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丰富文化活动引导,让群众生活美起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区有两馆、镇有一站、村有一室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全区近200个村,基本实现文化服务中心、百姓大舞台和农家书屋建设全覆盖。将农家书屋纳入区图书馆统一管理,建立区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图书分馆、行政村农家书屋三级服务网络,建成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的图书“一卡通”通借通还系统。深入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为群众留住乡韵、让村民记住乡愁。着力打造了俞垛农家文化大院、农民乐队、娄庄农民电影节、梁徐土老儿演出队、白米方言韵白等特色文化品牌,不断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创新出台“3311”文化工程扶持政策,从2014年开始,姜堰每年扶建30个百姓大舞台,扶持30支特色文艺团队,培训100名文艺骨干,送100场文艺演出进村入社区,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现和培养农村基层文艺骨干,扶持一批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打造农民身边常驻不走的文化队伍。

当前:B1(2021年07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