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下称《意见》),从7月1日起在全国法院、检察院全面实施。《意见》明确了量刑的指导原则、量刑的基本方法、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和常见犯罪的量刑,将交通肇事罪等23种常见犯罪判处有期徒刑的案件纳入规范范围,同时规范罚金、缓刑的适用。并规定,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危害严重的犯罪,在确定从宽的幅度时,应当从严掌握。
众所周知,刑事审判的主要任务是依靠定罪量刑来打击罪犯,维护社会秩序。定罪和量刑自然也成为刑事诉讼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但司法实践中往往重视定罪而忽略量刑,譬如一些公开的庭审现场中,控辩双方往往为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而辩论激烈,对量刑问题则一笔带过。而只有以科学合理的规则来规范量刑,才能让公众清楚地看见量刑的依据,进而提升司法公信。
在现实中,具体如何量刑由司法人员在实践中根据多个量刑情节加以裁量。就以盗窃罪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盗窃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那么,何谓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省的标准也不一。而且,在数额较大的三年以下的量刑幅度内,如何量刑还要考虑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是否累犯、盗窃次数、财物性质、盗窃手段、是否退赔等因素。
由于决定量刑轻重的因素过多,量刑标准复杂,让司法人员拥有一定的裁量空间,也让社会公众有了想象空间。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量刑规范,不管法官如何量刑,哪怕量刑规范、合理、公平到极致,被害人也会觉得判轻了,被告人也会觉得判重了,公众也会觉得云里雾里。尤其涉及到公众关注度极高的刑事案件,如果量刑失衡或者量刑依据不透明的话,必然会引发人们对司法公正的合理怀疑。
因此,对于如何量刑,必须有“一把尺子”作为依据,尽量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和想象空间,或者对裁量空间予以规范。将23种常见犯罪的量刑进行规范,一方面是由于这些犯罪比较常见,关乎量刑轻重的因素比较稳定,量刑尺度容易掌握,另一方面正因为这些犯罪较为常见,如果量刑不当,极易损害司法公信。故而,在量刑规范的指引下和充分说理下,《意见》将推动量刑公正实现,让当事人和公众感知量刑的尺度和细节,切实提升司法公正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