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文明力量 谱写服务新篇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社局巩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走笔
卜广杰 骆晨雨

 

    今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社局紧紧围绕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局,倡树“为民、务实、创新、高效”的服务理念,巩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作风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单位”等14项区级以上荣誉。

    构建长效机制 

    筑牢文明创建之基

    召陵区人社局确定了“主动性、群众性、常态化”的创建工作思路和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的创建目标,实施“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牵头、各股室紧密配合的文明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了各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每年年初对省级文明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行科学调整,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文明创建贯穿于业务工作的始终,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各股室(单位)密切配合、积极参与,谋划创建内容,丰富活动载体,狠抓工作落实,在全局营造了人人讲文明、时时抓文明、处处见文明的浓厚氛围。

    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文明创建合力

    该局注重把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坚持在党组会、中层干部会上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常抓常议、研究部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头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通过每周例会讲红色党史故事、组织观看党史电影、讲专题党课和看党史图书学习、开展党史教育知识测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史力行走在前 绿化乡村办实事”“修路造福暖人心,情系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召陵镇寺后郑村栽树、修公路。

    丰富创建载体

    传播时代文明新风

    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志愿服务队,局机关有76名干部职工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成为志愿者;去年以来,先后到街道社区、结对帮扶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次,慰问困难老党员、看望留守儿童50多人次,清洁清洗公共设施6次;还相继开展了城市清洁、文明交通劝导、爱国卫生等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义务植树等公益活动,传播了文明风尚,培育了干部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了人社部门文明形象。

    积极开展“文明股室、文明员工、雷锋岗”创建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日常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机关走廊内设置遵德守礼文化墙和服务承诺公示栏,让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干部职工心中,落实在工作中。

    聚焦主责主业

    提升文明创建实效

    服务民生重点工作成效明显。深入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全力促进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今年上半年,该局共为返乡创业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十类创业群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5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3500万元的52.9%,扶持90人创业,带动310人就业。

    认真落实民生实事。该局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6人实现就业,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和“两类户”劳动力22人实现就业。发放失地老人生活补助费6607人,396万元。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0元,为老年人按月足额发放养老金,切实保障参保老人的基本生活。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进“阳光漯河”建设、“放管服”改革,将部门职责和服务事项进行梳理优化、公开公示,基本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办理。

    建立三项机制。该局建立创新性工作评比机制,将创新性工作纳入全年目标考核,设立创新工作奖,每月汇报一次创新性工作开展情况,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主动创新的积极性;建立工作日志督导机制,变注重记录态度为注重工作痕迹;建立周台账工作推进机制,把周一工作例会上中层负责人汇报内容制成周工作台账,逐项落实,使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A3(2021年08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