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照耀津沽大地
——天津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纪实
李国惠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鲜亮的“底色”,也是一座城市最温暖的“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人民至上”这条红线,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效提升。天津市还充分发挥5个全国文明城区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结对共建,推动文明城区和提名城区互促共进。

    点亮航标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武清区白古屯镇韩村文化礼堂内歌声悠扬。每到周六,村完全小学的师生都会来此举办“小学生专场”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树立理想信念。

    这只是天津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天津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民学习、全民武装、全民信仰、全民实践,大力开展宣传阐释、基层宣讲、主题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津沽大地落地生根。

    “我们要向道德模范学习,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日前,河东区文明办联合二号桥街道开展了第二场“道德模范走进百姓讲堂”宣讲报告会,让社区群众和青少年通过榜样的宣讲受到精神激励。

    “李大爷,学习时间又到啦。”北辰区宜兴埠镇翠金园社区的李学林大爷伤了腿,为了让这位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也能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社区工作人员送学上门。该社区依托志愿者力量,积极推行“五常五送”工作法,满足居民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服务群众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近年来,天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镇(街)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7个、村(居)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961个。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宣讲、教育、文艺、科技等9大市级资源服务中心,组建44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推出53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市级志愿服务项目“供给菜单”不断完善。学习宣传、文化健身、互帮互助、文明风尚等“4+N”志愿服务队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标配”。

    和平区实现“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全覆盖,落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设置1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岗,探索流动文明实践点和试点企业,形成全域全员全时全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创新“和平夜话·话文明”品牌,党员干部100%注册为志愿者,每月服务时长不少于2小时,80余名党员被推选为新时代文明典范。

    南开区整合区级志愿服务资源,成立由区委党校、区文旅局、区卫健委等20个部门牵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推出一批优质志愿服务项目。

    创建为民

    付出真心赢得民心

    “现在改造完,上下楼就不犯怵了!”河西区宝德里社区的陈大爷高兴地说。2020年,河西区积极推动部分住宅小区修缮、“福一把”加装楼梯扶手工程,方便居民出行,提升居住环境。这既是河西区创建为民、利民、惠民的真实写照,也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

    入伏以来,广大户外劳动者面临酷暑考验,位于西青经开区的天津市赛达伟业有限公司积极发挥文明单位示范带头作用,建立“爱心驿站”,24小时免费对外开放。

    近日,滨海新区停车办全力加强新区停车场管理,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全年拟施划停车泊位1000个,并列入新区20项民心工程。

    “煎鱼时不小心烫伤了胳膊,正赶上晚高峰,想去医院又打不着车,多亏了帮扶直通车志愿服务队的凌师傅。”河北区容彩里社区居民王奶奶说。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该社区专门成立了帮扶直通车志愿服务队,对腿脚不好、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接单司机会上门服务。

    东丽区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着力解决菜市场门前秩序、小区消防设施缺失、街巷道路污水跑冒等重难点问题,把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变成亮点。

    创建没有终点,文明永无止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创建周期的起始之年。天津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将持续深化全域全民全方位文明城市创建,全心全力培养时代新人,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

 

当前:B1(2021年08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