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遗产 延续历史命脉

 

    编者按

    长城获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高光时刻”频频出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本期,我们一起聚焦中国文脉保护与传承的亮眼答卷。

    将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展现给全世界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做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推动世界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促进交流互鉴,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也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秦陵文物特点,利用秦兵马俑的巨大影响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通过“国际志愿者”“秦陵移动课堂”“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秦兵马俑远程教育课堂”等多个项目和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文化遗产海外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从国内走向世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世界知名博物馆、高校外语学院的口语教学实习基地,每年都会为学生提供咨询讲解、问卷调查、检票服务、教育活动策划等多种服务岗位。

    2018年5月15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策划的“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为来秦陵博物院开展口语教学实习的50名大学生进行了前期培训和文化宣传。此次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整体采用PPT授课形式,通过对“实习安排与要求”“秦陵博物院概况”及英文“The Emperor Qin’s Mausoleum Site Museum”三个部分的介绍,让同学们对秦陵博物院的基本情况、服务岗位及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本次活动受到了听课师生的一致肯定与赞扬,学生们纷纷表示:“感谢博物院老师的精彩授课,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积极准备,用微笑及精准的讲解向每一位游客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优秀历史文化进校园”教育项目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寓教于乐,互动性强、参与性高,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2015年开始,该项目先后在陕西、河南、江苏、湖南、内蒙古等多个省区的城市和乡村的大中小学校开展数百场宣讲,活动形式逐步走向成熟。2018年,该项目又走进美国,成为国内首个以教育活动走出国门的项目。

    线下线上齐发力,向世界展现兵马俑的文化魅力。2005年,经陕西省文物局批准,英国志愿者组织I-TO-I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现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作开展国际志愿者工作。至今,先后有近40名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国际友人在秦陵博物院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

    2015年至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秦陵移动课堂”的形式,通过全程英语专题讲座、遗址现场教学、参与互动活动及媒体访谈等多个内容,为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所院校的千余名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青年学生带来丰富的秦文化学习体验。随着该项目的深入开展,秦陵博物院借助燕京学堂的学子持续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引领世界青年学子探索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2017年,秦陵博物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美国史密森尼学习和数字访问中心合作创建的中美“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此长期合作依托美国国内影响最大的史密森尼数字网络平台,应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数字资源,按照美国中小学艺术、历史及社会学科等多个课程标准,以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方法设计出的博物馆教育项目,开创了秦文化在美国中小学课堂的传播。同时,项目也是中国博物馆与美国史密森尼在数字教育资源上的首次合作,是中美博物馆之间教育数字化合作的有益尝试,为中外博物馆教育合作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秦兵马俑远程教育课堂”是为增强国际传播力,在“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的基础上主导开发的教育项目,利用信息技术和混合式教学方法,对喜欢中国文化的美国学生进行异地授课,实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直播已成为文化宣传的重要方式。秦陵博物院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对日、韩、英、法、意等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开展现场直播活动,收到良好反响。

    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

    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文化成就、宝贵财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延续、生生不息的内在脉络与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福州全力推进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建设,积极构建全市域、全体系、全要素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范例。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有着7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建城史,文化遗产丰富,人文底蕴深厚。《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显示,福州市现有19处历史地段,其中历史文化街区3处,历史文化风貌区8处,历史建筑群8处;此外,还有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3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个;传统村落130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47个;各类文物点47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历史建筑794处。

    在努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同时,福州还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行活化保护与有序传承。全市现有18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省级非遗项目73项,涵盖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医药、传统技艺、曲艺、民俗等多个方面。为了因地制宜、创新开展“非遗进古厝”“非遗进校园”等活态传承工作,福州市先后颁布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十条措施》等地方性法规与文件,形成制度保障。全市13个县(市)区坚持在古厝或历史文化街区长期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以此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在闽江大学、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院校开设寿山石雕、闽剧、评话、伬艺、软木画、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非遗专业,培养学生7000余人,强化了非遗校园传承。

    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不懈努力中,福州极大提升了城市文化底蕴。在新建起的冶山、新店两个古城遗址公园里,这座城市的起源与变迁,得以充分展示。“三山两塔”是福州人的精神家园,是福州游子的乡愁记忆,随着“三山两塔”景观不断改造提升,“三山鼎立、两塔对峙”的古城格局更加凸显。继“三坊七巷”被打造成“全国十大名街区”之后,福州又全力保护修复上下杭、朱紫坊、烟台山3个历史风貌区,修复古厝、激活业态、注入文化,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新建船政文化城、挖掘船政内涵,提升鼓岭景观、讲好鼓岭故事,给“闽都文化”这一福州文化品牌,增添了新的展示平台。

    福州市在不断地实践与创新中,逐渐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福州经验”:一是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形成了涵盖全市域、全体系、全要素的保护规划体系;二是长效机制逐步健全,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财政投入,近几年累计投入380多亿元,做到应保尽保;强化监督管理,把古厝保护工作纳入年度市对县区绩效考评指标;三是古城韵味充分展示,全面修复屏山、于山、乌山、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的历史遗存,加快修缮马尾船政、鼓岭(鼓山)等意义独特的片区,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四是活化利用有效开展,在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融入文化服务、商业体验、休闲旅游等功能,让老街巷焕发新活力,成为群众品味历史、体验民俗、回忆乡愁的好去处。

    守住文化的“根”与“魂”

    一把皮尺、一根米绳、一部自制木梯——这曾是山西省山阴县长城保护员尹成武的全部测量工具。从1979年就开始守护长城的他,靠着简陋的工具,每天在山上待10余个小时,一米一米咬着牙完成了山阴县境内长城的测量工作。

    “老祖宗的东西,你接触时间越长越有感情。”尹成武说。如今,当地增加了4名文保员,守护长城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巍巍万里长城,历经千年风霜。

    不断壮大长城保护员队伍,颁布实施《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公布第一批83个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开展长城精细化管理试点,持续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古老长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相关决议认为,中国政府在长城保护方面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使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得到了妥善保护。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7年前。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之际,时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顾风在激动之余也深深担忧:申遗成功的大运河能否更有尊严地活下去?

    这一担忧并非没有缘由。长期以来,这条纵贯南北的大动脉,一直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空间挤压严重等突出问题。

    重现大运河的绝美风光,离不开“壮士断腕”的决心。

    扬州为了大运河生态,关停“每年能够交税2个多亿”的化工厂;杭州出台我国首个保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2019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印发,更是掀开了大运河历史的崭新篇章。

    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任务的繁重与难度不言而喻。

    “保护文物也是政绩”——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科学理念,让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平安故宫”工程、良渚古城遗址展示工程……一批高水平的保护、管理、监测、展示项目实施,有效改善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在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支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126个项目,共计6亿元;百余部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出台,更是为保护工作构筑了铜墙铁壁。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既是一项殊荣,也对今后遗产的保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后,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第一时间表示,将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决议的要求,持续加强古城考古研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当读懂并珍视文化根脉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期许,文化遗产的美好未来不再遥远。

    (本版编辑综合)

 

 

 

 

当前:A4(2021年08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