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推深做实
——奋力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民勤答卷
李爱琴

 

    近年来,甘肃省民勤县坚持把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强化政治担当,深入探索实践,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突出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注入精神动力。

    铺开“矩阵”,盘活资源搭平台。构建“3+N”组织架构(“3”即县上设实践中心、镇和街道设实践所、村和社区设实践站,“N”即依托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村史馆、乡村大舞台等群众活动场所设立多个实践点),实现组织全覆盖;整合初心教育馆、防沙治沙纪念馆、乡村记忆博物馆等资源,打造科学理论宣教、生态文明实践、农耕文明传承、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素养实践等教育实践基地;购置流动舞台车,深入镇村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演出、医疗义诊等组合式志愿服务;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运用“学习强国”、政府网站、“绿洲民勤”客户端等媒体资源,建立“民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

    精心“配餐”,服务群众零距离。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专业能力较强的优势,建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各镇村和街道社区结合实际,组建“新乡贤”“巾帼爱心”“生态环保”“平安镇村”等志愿服务队;认真落实“群众点单、中心制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机制,通过印发为民服务“连心卡”,设立群众“心愿墙”,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实现群众“按需点菜”与志愿者“服务上门”有机统一;围绕教育引导群众、丰富文化生活、推进移风易俗、助推产业发展,县级层面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集中活动,示范引领镇村、街道社区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结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组织志愿者结对联系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特殊家庭等群体,常态化、精准化开展“点对点”志愿服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四史”宣讲活动。

    打造“亮点”,示范引领树新风。开展“争做诚信户、争创诚信村”活动,各村推选成立“德治理事会”,设立“村民道德银行”,围绕农村重点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细化争创标准和积分兑换办法,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利用县职专、新型农民培训学校等机构资源力量,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暨志愿服务培训学院,开展志愿者培训、项目孵化、经验推广等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探索设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形成“新思想声入人心”“乡里乡亲·小善大爱” “法在身边”“守护美丽民勤”等一批接地气、有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抓住“关键”,移风易俗改陋习。以“反对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为主题,开展发出一份倡议书、签订一份承诺书、选树一批好典型“三个一”活动,利用传统节日深入宣传,指导各村把反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攀比炫富、封建迷信等内容修订进村规民约;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在各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结合实际提出“限高”标准,建立工作台账,推行“婚丧事简办承诺”“抵制高价彩礼承诺”制。

    设立“机构”,强化领导建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范畴,县委常委会会议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针对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县委书记带头参加志愿服务,带头调研督查、思考谋划,解决痛点难题,保证工作方向不偏、稳步推进;推行实体化运行,设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配备专职副主任;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分别联系包抓镇村、街道社区工作,形成统一调度、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当前:B2(2021年08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