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秋季学期,是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双减”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最近一段时间,教育部明确提出系列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国家新闻出版署也发布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只能提供1小时服务。这些举措有何意义?如何落实?能否给新学期带来新气象?本期话题对此予以探讨。
朱慧卿 作
关于考试——
压减考试次数,回归教学本源
卞广春
教育部8月30日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各地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长期以来,中小学阶段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必不可少,频繁的周考、月考、单元考试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甚至由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模拟考试、选拔性考试等似乎也成为了“正常”的。如今,教育部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压减考试次数,让学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必再为考试而焦虑。
一直以来,考试都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考试,教师可以摸清楚学生学得如何,有的教师还习惯于将考试当教学手段,以考试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这种通过考试摸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底,看学生学习成果和知识运用能力,巩固学习知识点的做法,看似没毛病,却让一部分学生从备考开始,到应考、考试成绩发榜的长时间里都焦虑不安,不仅影响其学习情绪,也制约了教师因材施教发挥教学能力。
频繁考试还浪费了教师钻研教材和教学的时间。教师把过多时间用来搜集各地各类考卷,整理、研究不同的考试题型,让学生熟悉各类试题,应对名目繁多的考试,自然难以把教学重点放在个性化教学上。本应因材施教,实际却“以考施教”,这种教学模式是不符合教育科学的。
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专业的工程,学生掌握规定的学科内容只是其一,提高综合素质才是关键。广大教师应当从习惯于组织学生考试的教学模式中,回归到致力于教学研究和因材施教的工作中,以学生为本,以提高教学手法为重点,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增长知识,增强基础应用能力,掌握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而这,是值得所有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关于编班——
禁设重点班级,化解择班焦虑
罗志华
教育部8月30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强调,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设置重点班,会对教育公平构成一定的影响。学校设置重点班的主要目的,是集中优质教育资源给重点班的学生“吃小灶”,比如分配最好的老师、给最好的教室、教具等,并通过重点培养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这样做,对学校和重点班的学生有好处,但非重点班的学生获得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会减少。厚此薄彼,“蛋糕”切得大小不均,不免有失公平。
设置重点班,更会催生家长的“择班焦虑”。孩子能进重点班学习,意味着老师和同学都更加优秀,学习氛围也更好,因此孩子若被分到了非重点班,家长就会认为对孩子的学习不利。甚至有观点认为,“择校”不如“择班”,有时“择班焦虑”不亚于“择校焦虑”,为了能进重点班,家长和孩子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如今,教育部明确,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这一禁令虽好,但要真正落地可能面临不小的难度。学校通过设置重点班提高升学率和知名度,一些老师因自己所教为重点班而感到教学能力被认可,成绩好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则希望进入重点班来获得更大教育优势……这些因素之下,要想避免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就需加大信息透明度,并在调配师资力量时最大限度地追求均衡。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强化对教学纪律的管理,以减轻部分家长对非重点班学习氛围的焦虑。当做好了这些基础工作,老师和家长自然会对禁设重点班多一些理解与支持。
关于课后——
推行课后服务,消除家长烦忧
涂启智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从秋季开学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笔者认为,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有多方面的利好。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每天的正常教学结束以后,孩子们还有至少2小时的时间继续呆在教室或校园,可以专心致志、安安静静做作业,遇到当天没弄明白的问题,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也可以求助于其他同学,这样的学习环境与氛围,离开校园后不可能再有。另一方面,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个体的人易受到群体氛围的感染,课后时间同学们在一起认真看书或写作业,即便有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太积极,也会受到激励逐渐融入学习氛围。
有利于学生的安全。放学后的安全问题,无论是在偏远农村还是繁华都市,都会有不同方面的表现。在农村,孩子早早放学,假如家庭监管力量不足,淘气的孩子可能偷偷下河游泳,或做其他有危险隐患的事情;在城市,未开展课后服务的状态下,学生的放学时间与家长的下班时间不能无缝衔接,则面临道路交通安全等问题。如今,课后服务“5+2”模式全面推行,上述问题或许将不再让人揪心。
有利于家长安心工作。孩子是家长手心里的宝,他们的安全、健康与快乐,时时牵动着家长的敏感神经。在孩子放学到家长下班之间,孩子的学习与安全问题,一直是许多家长忧心如焚的事情。实行课后服务“5+2”模式后,众多家长的担心有望得到缓解,将更加安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课后服务“5+2”模式固然是好,然而,有些困难需要提前统筹谋划,予以解决。动员退休老师、志愿者加入课后服务可行,只是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全部需求。说到底,提供学校课后服务的主力军仍是学校教师。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后,教师工作量将加大,学校要合理安排老师轮流值班,不能因为此项工作让老师“过劳”;其次,财政补贴要足额按时兑现,以保证“5+2”模式顺畅推行;最后,服务收费要透明规范,城乡与不同地区应区分标准。
当然,课后服务应迥然有别于课堂教学。当天的教学任务应该主要在课堂完成,课后应让绝大多数孩子适应从“学生”角色向“儿童”“少年”角色的转化,让他们更多地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参加各种文体及兴趣体验活动,让他们在课后服务时间段有更多获得感。
王铎 作
关于网游——
明确网游时长,倒逼企业担责
曲征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此次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新规可谓举措严厉,其中最大的两个亮点,一个是只有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才能玩网络游戏,一个是每次玩网络游戏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尽管明确了时间和时长,且措辞严厉,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未成年网游用户和游戏企业恐又会演变出一些应对策略实现延长网游时间。比如,笔者一位亲戚的小孩,偷偷用家长的身份证注册了游戏账号;还有的孩子已经在“一次游戏不超过1小时”规定之下找到了“技巧”,那就是每次玩游戏时间快到一个小时之时,就去玩别的,之后再来玩网络游戏,而游戏软件又会重新记录时间——这种非积累的计时方式,显然是一个新套路。
实际上,早在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印发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并不理想,仍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国家新闻出版署此次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可以看作是对2019年印发通知的延伸,这种延伸若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对于进一步严格落实实名制验证,进一步限制、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应该着眼于如何倒逼网游企业缩减甚至放弃这一块并不光彩的“利益蛋糕”。须知,网游企业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责任主体,只有让他们深切体会到网游已经严重戕害青少年的未来,并对违规的网游企业严厉处罚,令其得不偿失,才能让游戏企业在游戏设置、游戏开发、游戏利益诸方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从青少年身心健康以及民族未来出发,谨慎行事。
关于运动——
倡议课前运动,抖擞学习精神
樊树林
9月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需要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在“双减”政策落地之际,教育部出台《意见》,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并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就是通过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逐步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身体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20分钟课前运动,能让学生尽快激活能量,精神抖擞、状态饱满地投入学习之中。“磨刀不误砍柴工”,各学校要正确认识开展20分钟课前运动和促进课堂学习效果两者之间“磨刀”与“砍柴”的辩证关系,为这项工作的推进夯实坚定的思想基础。
20分钟课前运动,更需要学校采取实打实的举措来推进。各学校需要围绕教育部的要求,因校制宜地制定出具体方案,在拓展运动场地、开发运动项目上进行精心的布局谋篇,在空间、时间和兴趣上进行着力实施,不能为运动而运动,而要在锻炼身体、健全人格上采取有效措施,让每一项体育运动变得丰富多彩。此前,一些学校开展的“零点体育”就是在这方面的探索,在每天第一节文化课之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学生能够参与多种体育项目,保证运动负荷,使他们达到体育运动越多、身体素质越好的效果。
20分钟课前运动,要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希望各地学校对于20分钟课前运动这个课题,能够下大力气来抓,不能心血来潮就放开让学生运动,一旦热度过去就偃旗息鼓。各地各学校在减轻学生负担之时,要将20分钟课前运动固定下来,只有如此,此项工作才能在持续开展中取得良好效果,才能让学生在运动锻炼中有满满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