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前前后后搬过几次家。但无论搬到哪里,我床头的小书架上,总会有那本书页已经泛黄的旧词典。
这本《现代汉语词典》是我上小学时父亲送给我的,在词典的扉页上还写着父亲的名字,并注明1966年购买于新华书店。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在所有的功课当中最擅长写作文。有一次,我写的作文在学校的比赛中被评为第二名。老师在给我发奖状时,说:“你的作文写得不错,你也很有想象力!可惜就是识字量还是不够多,要是能多读点书,一定还能写得更好呢。”
回家之后,父亲看着那张鲜红的奖状,满脸都是欣慰的笑意。我把老师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父亲点点头,没再说什么。第二天傍晚,父亲从单位下班回来,就给我带回了这本词典,还说:“有空了就翻翻它,能学到很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哩。”
我从母亲那里听说过,父亲当年参加工作以后,总觉得自己没上过几年学,文化水平太低,于是从伙食费中挤出一点钱,买下了这本词典,它一直放在父亲的办公桌上,难怪纸页都被翻得卷起了边呢。我十分珍惜父亲这份礼物,每天随意翻开,都能认识新的字,学到新的知识。有时,我会把新学到的字写到本子上,到了学校就跟小伙伴们显摆,他们看到我会写老师没有教过的字,都羡慕得不得了,好像我是一个识字天才一样。我当然没有把家有词典的事情告诉他们,只是偷偷沉浸在那小小的得意里,很久很久。
不过,我在父亲面前可得意不起来。因为,他经常拿出词典,随意翻开一页,指出其中一个字,把它的拼音部分遮挡起来,问:“这是什么字?”多数时候,我都读不出那个字的正确发音,毕竟我还只是个小学生,识字量有限。有时,父亲也会故意挑我认识的字来提问,这时我就很得意了,大声响亮地读出来。父亲会接着追问:“这个字怎么组词,怎么造句?”我说出一个词组、一句话,在父亲那里是不能过关的,他会不断地说:“再想想,再想想,还有吗?”直到我实在想不出新的词语了,他才会松开手,让我自己去看词典里这个字的注释,我这才注意到自己以为非常熟悉的字,原来用法还有这么多,我学得还远远不够呢!
也许正是因为父亲这种有意无意的熏陶,我对文字世界有了无限的好奇,愿意不断去探索。我对这本词典里的内容越来越迷恋,在自己写作文时,也会试着咬文嚼字,努力选出更适合的词汇。等到我识字量越来越多时,尽管家里经济条件很拮据,弟妹也要上学,父亲还是尽量每月从微薄的工资里抽出一点钱来,为我订了《故事大王》《少年文艺》《小学生阅读报》等报刊,我总是反复去读,怎么也读不够。
父亲的词典,就这样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文学之路的大门。从那个时候开始,文学梦已悄然在我的心里萌芽,我痴迷于一本又一本儿童读物,幻想着将来自己也能写出同样精彩的故事。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如愿从事着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从未放弃过写作的梦想,这一切都和童年时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在用词典的人少了,手机查询资料太方便了,我也很少再翻开它,只是总愿意把它放在床头,不知怎么的,一看到它摆在那里,我的内心就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童年时父亲教我识字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岁月是一首悠长的老歌,父亲也已年迈,留在时光深处的父爱却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