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缘何被“降级”?
——从野生动物保护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本报记者 赵青  实习记者 王露

 

    近段时间,东北虎进村,布氏鲸时隔16年又现大鹏湾、上海出现野生貉等相关新闻屡上热搜,而7月7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地保护,野生生物生境得到有效改善,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一时间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也让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再次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大熊猫是如何被“降级”的?大熊猫被“降级”后还是国宝吗?这样的“降级”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与人们的生活产生交集?近日,记者以野生动物保护为引,就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了采访。

    建立适宜生存的绿色家园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评定野生动物受威胁程度等级的一套标准体系,出自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根据物种的灭绝风险程度,一共分为9级,按严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未予评估。

    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科研保护科科长、动物生态监测专家尚涛表示:“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只是意味着圈养大熊猫种群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同时野外大熊猫种群的濒危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缓解,但并不等于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可以松懈。”

    近年来,通过开展大熊猫人工繁育研究,中国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数量达到600只,为实现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进而复壮野外种群打下了基础。而建立自然保护地、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修复生态廊道等措施,也促使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114只升至1864只。尚涛认为,此次大熊猫被官宣“降级”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成效。这背后隐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从点上看,以都江堰管护总站为例。都江堰管护总站是大熊猫岷山L种群和邛崃山种群的重要栖息地,直接联系着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两个大熊猫野生种群,是大熊猫生存繁衍的关键区域和天然走廊,区域内有野生大熊猫14只。结合大熊猫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都江堰管护总站设立了9个管护站点,采取日常设卡、样线巡护、专项打击和“绿盾”行动等措施,为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管护总站还实施了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开展了野生动植物生态监测、低空无人机巡护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大熊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从面上看,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规划范围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总面积27134平方公里,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的关键区域。几年来,通过一系列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措施,为大熊猫建立起适宜生存的绿色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斐然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濒危动物“回归”我们的视野。

    国家林草局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亚洲象种群数量从180头增加到近300头;藏羚羊保护等级已从濒危降为近危,种群数量由不足7.5万头增至30万头以上;朱鹮由最初仅剩7只增加到总数超过4000只……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推出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拯救繁育等系列举措,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相继出台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以制度力量护航绿色发展之路。

    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专题宣传活动,严厉打击非法捕猎、运输野生动物等行为,从源头上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保驾护航;长江流域重点水域从今年1月1日起,实行10年禁渔,大力保护重要生物基因库和珍稀水生生物,切实构建起务实管用、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四川成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负责集中管辖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范围内第一审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以及相关恢复性司法执行案件……

    “羚牛‘六不像’首次现身、马麝种群发展健康、牧民偶遇雪豹黑颈鹤。”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仁青寥寥数语道出了“生态河南”的建设成效。在他看来,保护野生动物自然栖息地,获益的不只是动物,而是包括区域内水源、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他说:“河南县现有野生动物50余种,野生植物和名贵药材450余种。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对河南县的馈赠,守护好这个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是草原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姜娟表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她介绍,都江堰市将全域1208平方公里按照“85%的自然生态环境区、15%的生态经济区”实施分类管控,同时大力实施公园城市示范片建设,注重城区“微场景”打造,实现了还地于景、还地于民,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自觉的行为规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如今,拍摄野生动植物的已不再只有职业摄影师,普通市民拿着手机也能拍摄到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在徒步爱好者姚雅江的手机相册里,就留存了许多他拍摄的珙桐、松鼠、金丝猴和许多珍稀鸟类的照片。他说:“保护好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回馈我们惊喜。”

    成都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及疫源疫病防控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巫嘉伟常年穿行于山野之间,研究生物多样性。当他在唐家河附近看到水里游泳的欧亚水獭、在云桥湿地发现了蓝吻鳑鲏时,他直观地感受到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不断提升。“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能够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巫嘉伟说道。

    对此,尚涛也深有同感。他说:“不光是在自然保护区,住在成都——‘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也能时常发现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鸟类的踪影,这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

    四川省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多条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作品。他表示:“这几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做越好,我们甘孜的天更蓝、水更清、大地更绿了。我希望大家共同来保护这片土地,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当前:A1(2021年09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