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凡人善举共筑“好人之城”

 

    从入选“中国好人”过百,到定期发布“宜昌楷模”“宜昌好人”,再到寻常巷陌的点滴善举……近年来,湖北宜昌这片热土,好人辈出,群星闪烁,形成名扬全国的“宜昌现象”。

    从一群好人到一城好人

    ——善良是宜昌最美的风土人情

    自2008年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开榜,宜昌已累计有103人(组)入选,位列湖北省同类市(州)第一名。这其中,不乏许多享誉全国、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

    “拥军慈母”罗长姐,为了不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4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因公致残的退伍军人儿子无怨无悔;

    “英子姐姐”刘发英,30年坚持不懈,汇聚大爱点亮众多山区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想;

    “坚强农妇”易从梅,23年不离不弃,倾尽全力照顾患有“渐冻症”的丈夫和儿女,传播文明家风;

    “乡村好司机”邓兰舟,13年免费帮村民带货,还带动身边人一起行动……

    在宜昌的街头巷尾,凡人善举时刻都在上演,让宜昌这座城市充满温情和大爱。

    宜昌市委书记王立坦言,要不断放大宜昌好人现象,用群众身边那些质朴平实却又义薄云天的行为,涤荡人心,改变世风,把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具象化,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争取从一个好人、一群好人、再到一城好人,让善良成为宜昌最美丽的风土人情。

    从地理环境到历史传承

    ——山水宜昌滋养好人土壤

    “宜昌大开大合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气候上的温暖湿润、风景上的秀美宜人、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性格上的豁达善良、民风上的淳朴包容。”宜昌市社科联副主席龙会忠说,这种非常典型的“自然空间”是“宜昌好人”成长的直接土壤,提供了善良仁义成长壮大的历史肌理。

    三峡大学副教授王军这几年也在关注宜昌不断涌现的“好人现象”,他认为,宜昌是一座有好人基因的城市,这种基因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禀赋、人文蕴含一脉相承。

    王军说,宜昌地处楚蜀文化过渡叠加区,大江大河的冲刷淘洗,各种文化、习俗融合碰撞,塑造出了宜昌包容、宽厚的品格。“宜昌人的良善品性与这种软性文化的滋养息息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品性会历久弥新,养成了一代又一代宜昌人甘于奉献、默默付出的品质。”

    不仅如此,在宜昌这座千年古城的悠久发展历程中,也有着崇德向善向上的血脉传承。

    宜昌城区镇江阁对岸的卷桥河口,一方悬崖壁立在江边,宜昌人叫它孝子岩。它与二十四孝故事中的“涌泉跃鲤”密切相关。

    “宜昌德孝文化传承源远流长。”王军介绍,地方文献中很多这方面的记载,这就是“宜昌好人”源源不断产生的文化熏陶。

    从礼遇褒奖到整体联动

    ——尊敬好人彰显城市温度

    长期以来,宜昌始终坚持价值引领,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风尚。

    定期发布“宜昌楷模”“宜昌好人”,广泛动员全体市民推荐身边好人,并参与评选打分。这是宜昌打造好人之城的重要举措。

    宜昌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活动展示,营造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礼敬好人的浓厚社会氛围。按照建设一个“宜昌好人馆”、创建一批“好人之城”示范点、构建一个“好人之城”宣传矩阵、开展一系列“好人之城”文化展示活动的思路,打造“线上+线下”宣传阵地,确保市有好人馆、县有好人街、乡镇有身边好人榜、村居有善行义举榜。

    通过建设“道德模范工作室”、开设“讲好道德故事 争做时代新人”道德讲堂、“德耀宜昌”道德模范基层巡讲、绘制“漫画宜昌好人”等形式,宣讲“好人”故事、扩大“好人”影响力。“漫画宜昌好人”经验被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推介。

    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标注着城市文明的高度,而礼遇和帮扶他们彰显了文明城市的温度。

    宜昌市制定出台《宜昌市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暂行)》,明确帮扶对象、帮扶方式和帮扶程序。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长效机制。市委文明办每年下发《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帮扶礼遇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通过加大楷模、好人入选“两代表、一委员”数量等形式,从政治上、物质上、精神上礼遇关爱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

    好人是最温暖的赞美诗。崇尚好人、关爱好人、礼遇好人、争当好人,宜昌从未停下脚步。

    (《三峡晚报》  高伊洛)

当前:B3(2021年09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