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场事关大民生 烟火气更添幸福感

 

    有人说,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场。这是因为名胜古迹、地标建筑大都是“西装革履”的,被装扮得很好,只有最市井、最亲民、最具烟火气的菜场,想装扮都装扮不了。

    菜场多分布于居民集中区域,为周边百姓的一日三餐等日常需求提供就近解决方案。近年来,传统菜场因业态单一、环境欠佳、交通不畅等问题而备受诟病。百姓生活离不开的菜场是展现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窗口,菜场的综合治理,看似是关系群众生活的“小事”,实则是关联民生福祉的“大事”。如何通过提档升级,让菜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适配人们对高品质消费体验的需求,成为各地政府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着力解决的重点、难点。

    设计有新意

    老菜场变身新网红

    近日,地处上海中心城区的社区菜场——乌中市集顾客盈门,各家商铺基本上都“爆单”了,这倒不是因为打折促销,而是因为某国际顶级时尚品牌与乌中市集合作,在菜场内外植入了品牌的新一季元素:建筑外墙及内饰包裹着印花图案,就连蔬菜水果鸡蛋也都“穿”上了该品牌今年秋冬季的主打纹样。赶时髦的“小姐姐”来买串葡萄、买包蔬菜,指定要用该品牌包装纸包起来;不明就里的老年顾客也主动要求“用这个好看的包装袋”。

    乌中市集,原名乌中菜场,这一名字不仅清晰标注了其地理位置(乌鲁木齐中路),更包裹着浓得化不开的烟火气。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这家菜场,也曾是一副寻常的模样:晨启晚闭,鱼腥味肉膻味混杂,湿漉漉的地面和着同样潮湿的室内空气,主客大都是附近的老年居民……伴随着上海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研磨”,专业设计团队以人本化、时尚化视角,为这家菜场打造了新形象:重构空间布设、重排室内动线、重置内容功能,大大提升了菜场的功能性和品质感。

    在这里,花店紧挨着少了腥味的鱼摊;二楼辟出的独特农产料理餐饮,与案头洁净的肉禽档相互对望;以马赛克铺出的洗手间精致整洁,水磨石台阶、油绿复古门头分外养眼,暖黄灯光与原木摊位相得益彰……

    “不少年轻人来打卡后,更迭了他们对于菜场的固有印象,走的时候都会带一点蔬果生鲜,希望这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乌中市集上级公司上海新徐汇菜篮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文华表示。

    “小而美”的上海社区菜场所折射出的品质便捷生活,以及内嵌于其间的活力与创造力,令国际大牌心动,也激活了一方社区的经济微循环,不少人甚至舍近求远,骑车5至10分钟来此采购,3公里内的配送订单也大大增加……

    许多老菜场位于人流密集的中心城区,对于驾车通勤的上班族而言,下班后逛菜场并不容易,停车难是首要问题。不过,对于家住浙江嘉兴常秀街农贸市场附近的居民欧女士来说,这样的烦恼一去不返。“现在的农贸市场除了环境好,而且专门开辟了停车场,停车45分钟免费,大大方便了我们这些上班族。”欧女士说,以前自己下班了来买菜,总要停到很远的地方再走过来,有时拎着大包小包的菜走到停车场,实在有点吃不消。更让她满意的是,现在的常秀街农贸市场不仅干净,管理严格,而且文明宣传标语、公益广告醒目可见,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经营者的态度也更加文明有礼,现在附近的居民都乐意到这儿来采购。

    亮眼设计让“柴米油盐”有了时尚味,“绣花”工夫为城市生活留住了烟火气。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摒弃大拆大建,转而用更加精细的“微改造”为老菜场赋予新活力,打造舒适便利的社区商圈,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改造有智慧

    数字化提供新体验

    优美舒适的环境是菜场实现“蝶变”的关键一步,但安全和品质也是衡量菜场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

    今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大冲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市场令周边居民感到惊喜:从前破旧的市场外立面翻新成了独具一格的购物长廊,偌大明亮的内部空间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在保留“自由买卖”的农贸市场特色外,市场里的每个摊位均被纳入了“智信市场”体系。消费者购买商品后扫一扫小票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摊主姓名、摊主手机号、商品溯源等信息。

    “商品明码标价,通过扫码还可以查询到进货渠道,这样买菜就更放心了!”常在市场采购的消费者刘小娴连连点赞。

    “智信市场”体系是南海区基于农贸市场现状,结合食品安全溯源、企业信用监管、企业金融服务等需求,综合运用社会协同智治、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化手段构建的一套农贸市场智慧化信用管理体系。

    南海区里水镇大冲市场管理负责人何景文介绍,“智信市场”体系可利用消费者互动产生的评价、点赞、投诉等信息,结合各监管部门对商户的监督检查、食品快检结果,形成商户信用等级,用于评选星级商户、建立红黑榜等,协助监管部门根据商户信用等级进行分类监管。此外,“智信市场”体系采集的数据还能与南海区“城市大脑”(全面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技术所打造的数字治理中枢和赋能平台)共享,特别是市场交易数据、人流量、物价水平、食品快检结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等数据可供“城市大脑”分析应用。

    目前,各地在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过程中,智慧化建设成为重点:南京在2019年完成对358家农贸市场、7家批发市场快检室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同步建立了“南京市农贸(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监管系统”,检测设备与快检平台数据、快检室公示屏直连,确保快检结果公开和透明;近日启动改造的东莞麻涌综合市场将引进东莞市农贸市场监督管理平台,在核心区域全覆盖高清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智能溯源电子秤,为市场营销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常态化……

    智能化建设让菜场更有“智慧”,也让百姓的“菜篮子”更安全、更丰盈。

    惠民有力度

    优服务增强幸福感

    修鞋扦脚配钥匙,缝缝补补修雨伞,这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却是居民生活离不开的刚需。以前,相关的小摊子、小铺面多散布于菜场的边边角角,如今,它们还能在光鲜敞亮的新市场里找到一席之地吗?

    在江苏常州,以手工织补为业的陆珍月也曾有过这样的担忧。她曾在老勤业菜场的一个楼梯口摆了个手工织补摊,快20年下来,凭着好手艺积累了一大批老客人。2020年,勤业菜场升级改造为总面积9500多平方米的勤业五星生活市集,陆珍月一度担心那么好的新市场,自己这小生意进不去,不禁为以后的生计而忧心。没想到,新市场不仅向她敞开了大门,还在电梯下面给她留了个较为显眼的位置。更重要的是,租金相对低廉。

    正如五星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静所说:“不能因为环境好了,反而让市民生活不方便了。只有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市场有了‘面子’更有‘里子’。”因此,这个现代化的新市场里可以找到各种传统小生意:老式理发店、扦脚修脚店、老年服装店……各种小生意获得了平台空间,也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居民。

    菜场一端连着千家万户,一端连着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日前,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12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全国首批30个试点地区名单出炉,成都位列其中。对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成都不仅将重心放在了便民服务上,还放在了“扶微”上。

    “通过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整合本地商户资源,提供周边商品和服务搜索、信息查询、地理导航及线上发券、线下兑换等免费服务,这些都是具体的‘扶微’举措。”四川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负责人表示,将加大鼓励大企业输出品牌、标准、管理和服务,为传统夫妻店、杂货铺提供集采集配、统仓统配等一站式服务,推动社区便利店、菜场、餐饮店等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小小菜篮子,关乎千万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更新,应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细节入手传递城市温度,才能将菜场升级改造这件民生实事做周到、做出彩,提质赋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百姓生活留住烟火气的同时,更增添了一份满满的幸福感。(本版编辑综合)

 

当前:4版(2021年10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