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大英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大美大英”建设目标,突出“人”和“城”两个重点,紧盯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市民自理等关键环节,强化措施,对标补短,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塑好城市的“魂”和“形”,全方位提升城市竞争力、影响力、传播力,着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魅力之城。
优秀文化厚植文明内涵
记者: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大英境内有象山花锣鼓、蓬莱大乐、汉陶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请问,大英是如何将优秀的历史文化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
翟宁凤: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更是激发市民共鸣的精神支柱。
结合历史文物、历史文化、历史文脉的保护工作,我们坚持融合式创建,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建提升、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相融合,达到以文塑城、以文兴业、以文化人的目的。具体来讲,要通过深挖卓筒井文化,促进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活态传承,加快建设卓筒井大遗址公园,推动卓筒井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要深度挖掘贾岛文化,规划建设阆仙诗苑,传承“推敲”精神;要利用汉陶博物馆、象山书院红色文化党史教育基地,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力度,增强全县干部群众的爱国情怀、进取精神;四是加快四川文轩职业学院二期、三期项目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助推大英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再上新台阶。
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
记者: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大英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翟宁凤:我们聚焦群众需求,大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一是以“治”促进容貌提升。以县容县貌专项整治为抓手,按照“一区一策”“一苑一品”的要求,统筹推进新城建设与老城提升,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3个,旅游化改造卓筒大道、中海大道等城市主干道4条,塑造街区景观56处;二是以“建”增强文明素养。建立“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帮包单位”五方联动社区管理体系,探索推进“党建+物业”基层治理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区域化社区治理大格局;三是以“管”美化城市环境。以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为突破口,持续开展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整治及周边环境美化、绿化及亮化工作,持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此外,我们坚持以“五大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丰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群众幸福感。组织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开展“亮牌子、美环境、树形象”主题活动,积极培育文明创建先进典型,以创建促发展、促和谐、促作风转变;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开展道德风尚涵育行动等,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深入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不断深化家风建设,着力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以志愿服务滋养文明新风
记者: 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也是文明实践的过程,那么,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方面,大英有哪些具体探索?
翟宁凤: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大英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大英创建文明城市已有十余年,这期间,大英的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展开、逐步深化、逐步提升。从志愿文化的传播、服务项目的拓展,再到培训机制的完善、激励模式的创新,大英的志愿服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大英通过构建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97个,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224支,招募志愿者77760人,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达62379人。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志愿服务活动。拓展志愿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壮大志愿服务力量;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深入推进大英妇女儿童发展促进会“三儿三育”问题儿童关爱教育志愿服务、共青团大英县委“‘青春关爱’扶贫支教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品牌落地落实;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长效,让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到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和个人,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以奋斗姿态升级民生期待
记者:文明城市创建重在常态长效。下一步,大英有哪些工作打算?
翟宁凤:在我看来,全国文明城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同步提高,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更是一项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惠民工程。
在新一轮的创建中,大英将围绕聚力“‘大美大英’建设”目标任务,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走美好发展创建之路,建魅力之城。坚持融合式创建,打造具有“大英识别度”的城市文化标识,推动生态休闲产业、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和传媒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二是走美满生活创建之路,建幸福之城。坚持全民创建,紧紧依靠群众、牢牢植根群众、不断造福群众。三是走美丽生态创建之路,建品质之城。坚持精致化创建,用生态的理念把城市建设好、治理好。四是走美善社会创建之路,建温暖之城。坚持内涵式创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润心”行动,广泛传播道德力量,全力建设美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