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未成年人如何更好触网?
本报记者 赵青  实习记者 王露

 

    8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京海检民【2021】1号公告。公告中称该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某平台产品的“青少年模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涉及公共利益。经过两个多月的自查和整改,该平台于10月11日上线升级版“青少年模式”。除了独立密码、时长限制、弹窗提醒、青少年专属访问范围等已有功能,此次升级的“青少年模式”还首创“监护人授权”功能,让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这件事更加方便、灵活。这一事件也让未成年人如何更好触网再次成为热门讨论话题。“青少年模式”使用现状如何?怎样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状

    实际应用遭遇尴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今年2月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学生群体在我国网民群体中人数最多,占比达21%,未成年人群体成为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朱迪介绍,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触网年龄集中在6-10岁,他们拥有较强的网络使用能力。

    为给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从源头上预防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伤害,目前,国内各主要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均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在通过优质内容赋能未成年人发展的同时,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

    记者日前体验了多个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后发现,尽管各平台的“青少年模式”触发机制不同,但规则大致相同。通常包括进入或退出模式需设置独立密码;进入“青少年模式”后,单日使用时长累计不超过40分钟,若未成年人有合理用途需要继续使用,则需再次输入密码;每日22时至次日6时期间无法使用等。

    尽管不少平台都做出了实质性努力,通过保护工具、客服专线等多种举措,建立起覆盖时长管理、内容过滤、隐私保护、消费保护、投诉处理等方面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甚至有平台规定,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直接进入“青少年模式”,且无法自行退出。但部分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仍存在漏洞,如“青少年模式”需主动开启,家长若不开启形同虚设;“青少年模式”开启渠道隐秘,难以操作;当未成年人获得独立密码后,可自行关闭“青少年模式”……

    姚女士的儿子今年5岁,在和家人或朋友聚餐时,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防止孩子到处乱跑,她通常会亮出“杀手锏”——手机。在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情况下,当孩子使用部分受限制的功能时,姚女士都会给孩子解锁。“有一次我在忙,就把独立密码告诉他让他自己解锁,结果他就把密码记住了。”姚女士十分无奈。

    这样的尴尬,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专职博士后姜振宇也遇到过:“有时孩子马上看到一集动画片的结局时,使用时限到了,这时面对孩子的请求,很少有家长能够拒绝。”

   思考

    优化内容赋能未成年人发展

    尽管未成年人接触网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可讳言,他们也从中获取了生活、艺术、健康等多方面的知识。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认为,家长们不必“谈网色变”,反而要善用网络,促进、引导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也表示认同。他认为各视频平台上的知识内容,形成了一个个微型知识产品,让广大未成年人获得了“现实充实”,避免流连于“虚拟世界”,同时也为未成年人从学习知识迈向运用知识、实践知识提供了途径。

    广大未成年人不断增长的求知需求和“见招拆招”的能力也给开发者们提出了优化推荐算法的要求。为了持续向未成年人提供更优质、更适宜浏览的绿色、健康内容,不少平台精选了一批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生活科普、新闻时事等视频内容,一些平台还上线“订阅”功能,未成年人发现感兴趣的帐号后,可以单向订阅帐号的最新内容,并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体系化的深度学习。

    在平台精选内容的同时,内容生产者也成为关键。成都实验小学此前针对该校三、四、五年级学生和家长做了关于短视频使用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短视频正逐渐成为孩子和家长休闲放松的首选。基于此,学校精心制作了 《小一·晓一》新生预备课程系列短视频。校长李蓓说:“既然现在的孩子们被看做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我们就好好利用互联网,通过传播多元的、创新的、优质的原创短视频,去引领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杨雅告诉记者,通过短视频学习科学、人文知识,可以减轻这些知识的晦涩感。如果了解万物的过程变得趣味化、情境化、可视化,孩子自主发展的自信心更容易培养起来。

    未来

    多维保护必不可少

    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是社会系统性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网络平台、监管机构等多方努力,共同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网络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今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自2021年5月起至2022年12月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施行为契机,认真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职责,促进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10月29日,教育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将未成年人用户纳入统一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管理。同时督促学校方面要做好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和校内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保护工作;加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远离不良网络诱惑。

    在给孩子们建起一道互联网“大坝”的同时,不少专家表示更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怎样让网络产品给孩子们带来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姜振宇认为:“‘绝对真空’的保护是不存在的,孩子们最终都会突破成年人设下的边界,去制定新的规则。而我们更需要注重的是怎么去‘引导’。”

    对此,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主编唐子灏十分认同,他认为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应该是主动去靠近孩子,给孩子撑一把伞,而不是一味抵制往外推。

    四川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李松林呼吁:“未成年人从‘会用网’到‘用好网’,需要互联网平台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做好工具保障。与此同时,家长要营造家庭良性用网氛围,学校要注重媒介素养的培育,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才能打造健康的未成年人用网空间。”

 

当前:A1(2021年1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