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苏州发布首个《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白皮书》

 

    本报讯(苏轩)狂轰滥炸的骚扰电话,暗渡陈仓的大数据“杀熟”,过度滥用人脸识别技术……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都遇到过个人信息被侵犯的情况。10月28日,苏州市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苏州检察机关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方面所进行的司法实践和探索,现场同时发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白皮书》和一批典型案例。

    2020年以来,苏州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21年3月,苏州市检察院在全市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售楼处违规利用人脸识别系统侵犯消费者个人敏感信息的专项行动。10月,为推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优化企业法治营商环境,促进依法行政,苏州市检察院成立工作专班,围绕手机客户端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泄露公民个人敏感信息以及办理相关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三条主线,开展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

    据苏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勇介绍,2020年以来,苏州市检察机关受理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件线索71件,立案72件(含直接立案),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3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9件;履行诉前程序70件,其中发出行政诉前检察建议40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6件,1件获法院判决支持,其余5件正在审理中。案件主要呈现数量增长快、涵盖范围广,个人信息侵权与下游违法犯罪活动交织,违法成本低、权益救济效果弱等特点。

    “个人信息保护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李勇表示。为此,苏州检察机关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总结出“线上+线下”集中发力、“诉前磋商+检察建议”紧密衔接、“前端预防+末端治理”双向延伸、“综合履职+法治宣传”双轮驱动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破解之路。“针对当前面临的瓶颈,还将在助力立法完善、提升办案效能、破解取证难题、推动综合治理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力度。”

    发布会上,苏州检察机关还通报了《曾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案》《督促企业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督促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行政公益诉讼案》《督促保护就诊者个人信息行政公益诉讼案》《督促整治教育培训行业侵犯个人信息行为行政公益诉讼案》5起典型案例,涉及消费、企业、政府、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侵犯或泄露个人信息问题。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我们将进一步提升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加强与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协作,建立线索移送、共同调查、数据共享、联合行动等一体化办案机制,打造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苏州样本’。”苏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李跃表示。

 

当前:A3(2021年1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