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荞麦香
熊自洲

 

    在老家乡下,只要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家都吃过荞麦疙瘩。它是用荞麦面做成的,类似于小麦疙瘩,特香。

    荞麦又名三角麦、乌麦、花麦,属杂粮,是一种低产农作物,生长周期短。正常年景下农民一般是不会种荞麦的,只有粮食欠收,遇到了大灾之年时,人们才会想起它。于是荞麦也就成了天下劳苦大众荒年里的“救命粮”。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荞麦从种到收仅需两个多月时间,而且耐寒耐旱耐贫瘠,不用施肥,好管理。荞麦成熟后被一个三角形的硬壳包裹着,去壳磨面后可食用。

    小时候,我经常吃母亲做的荞麦疙瘩、荞麦面条。那时,我家每年都要在自留地里种上一些荞麦,两个月后,荞麦便成熟了。母亲将荞麦收回家,晒在稻场上,用梿枷一遍一遍地打,脱粒后晒干,再拿到磨房里磨成面,用细箩筛一筛,灰黑色的荞麦面便成了。母亲把荞麦面用凉水调成面糊状,然后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放进开水锅里煮。煮上几分钟,一锅荞麦疙瘩就做成了,有汤有水,相当于现在的稀饭,但比稀饭扛饿,这便是我家昔日的主食。荞麦疙瘩做起来简单、方便,吃起来香甜可口。

    荞麦的吃法很多,除了做荞麦疙瘩、荞麦面条外,还可以做荞麦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湖北传统楚剧《荞麦馍赶寿》中的荞麦馍就是用荞麦面做成的,黑黑的,类似于北方的窝窝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做荞麦馍时,会在头一天晚上,将荞麦面与小麦面按一定比例掺合,再加水加酵面揉和,和好后放进饭盆里,盖上毛巾,让其发酵一夜。第二天清晨,母亲把发好的荞麦面拿到案板上反复揉和,然后搓成一长条形,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再放在蒸笼里。等半小时后用手指一按,荞麦面便会自动胀起来,这就可以放在大锅里蒸了,再蒸上半小时,一锅荞麦馍就出笼了。

    荞麦一身都是宝,荞麦面可供人们做各式各样的美食,麸皮可喂猪,还可用来装枕头。小时候,我用的就是荞麦枕头。

    荞麦民间称为“净肠草”,除了能清肠、消积外,还具有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平时在食用细粮的同时,经常吃一些荞麦对身体非常有益处。

    现在人们吃惯了大米白面,对荞麦面的记忆已忘得差不多,只是我偶尔还是会去吃一顿荞麦做成的食品,怀想故乡昔日荞麦的芳香。

当前:A3(2021年11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